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庆阳宁县法院高效调解涉企纠纷 司法护航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10-20
字号:A A    颜色:

中新网甘肃新闻 近日,庆阳市宁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涉油田企业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通过主动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仅用时29日就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有效保障了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是该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2年2月,原告庆阳市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与被告陕西某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承接某采油厂的试油工程项目。原告公司按期优质完成全部工程并通过验收,工程总价款达128万余元。然而项目完工后,原告公司仅收到16万余元工程款,剩余111万余元被拖欠。其中98万余元因原、被告双方未能及时向采油厂提交完整的结算资料及税票,导致采油厂无法启动付款程序,企业流动资金面临严重压力。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敏锐地发现,纠纷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两家企业互信缺失,导致结算流程无法进行。为确保企业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障,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立即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冻结了被告在某采油厂的债权。这一举措有效防止了款项被转移或挪用的风险,更对被告形成了强大的履行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纠纷的实质化解。

在法院的主持下,法官创新采用“背对背”调解+“面对面”协商的方式,一方面向被告释明违约法律责任和后果,另一方面帮助原告分析诉讼风险和成本,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互利共赢的调解方案:由被告支付原告工程款90.9万元,原告负责后续结算事宜,双方共同配合完成剩余工程款的结算手续。案件得以快速审结,原告企业的胜诉权益获得了高效、充分的保障。

本案通过法院的能动司法,精准采取保全措施,成功打通了工程款支付的“最后一公里”,避免了因企业间纠纷导致资金长期滞留,有效减轻了企业诉累,是人民法院发挥司法职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的典范案例,充分彰显出司法在保护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交易安全、维护市场诚信方面的积极作用。

宁县人民法院将持续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思路,力争以最高效率、最小成本实现纠纷实质性化解,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