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宁县以“四联模式”趟出平安油区创建“新路子”

来源:宁县政法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8-11
字号:A A    颜色:

在宁县平安油区创建工作中,一支融合了“义警蓝”与“油田红”的崭新力量,正沿着国家能源输送的生命线日夜巡守,他们正成为平安油区创建的生力军。

2025年,宁县以油区治理三年行动为契机,在县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一支以公安为业务指导、以义警队伍与油田专业护线力量深度融合的平安油区创建力量正在逐步壮大,走出一条以“警企联动、义警联动、企民联动、社企联动”的平安油区创建新路子,为宁县油区治安与输油管道安全构筑起坚实的立体防护网。

打破壁垒,融出治理新格局。“四联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原有条块分割的壁垒,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与责任的深度交融。油田单位护线人员不再局限于企业边界,他们被系统性地编入当地义警队伍,穿上义警制服,肩负起更广阔的油区治安巡防、隐患排查、纠纷化解、信息报送等工作职责。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如今的“专业指导+精准管理”,为这支融合力量提供强有力的力量支撑和业务培训。属地乡镇政府则通过地企联动深度参与,将油区治理有效纳入基层治理大盘子,通过联席会议机制,确保了各方目标同向、步调一致、协调发力,实现了“共治共享”的工作目标。

效率提升,融出基层新力量。油田护线队伍与义警队伍的深度融合,使得油区治安巡逻的精准度和覆盖面大幅提升,可疑人员、异常情况发现得更早,响应处置更快,涉油违法犯罪空间被极大压缩。公安机关的专业指导则确保了这支队伍行动规范、处置有力。这支队伍在承担油区治安责任的同时,也成为乡镇基层治理方面的有效力量,在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由于融合队伍中的油田工作人员兼具着双重身份,在协调处理涉油常见矛盾纠纷时,具备更强的沟通优势和信任基础,成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润滑剂”和“稳压阀”。

多方参与,融出安全新堡垒。“四联模式”通过编织一张覆盖地上治安防控与地下管线保护的立体网络,将安全防线前移、加固,融合队伍实现了对输油管道沿线的高频次、专业化巡查防护,对打孔盗油、第三方施工破坏等威胁的预警和制止能力空前增强。公安机关依托融合力量提供的情报信息和前端处置,能够更精准地部署警力,实施精确打击,对危害管道安全的违法犯罪形成强大震慑。企民、社企的紧密联动,则最大程度地动员了管道沿线社区群众的力量,使“保护管道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构建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宁县油区治理“四联模式”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能源安全保障领域的创新性发展,有效打通了条块壁垒,盘活了治理资源,实现了公安专业力量、油田守护力量、义警志愿力量与基层行政力量的同频共振。这不仅为油田生产带来了更高效的安全保障、更和谐的企地关系,更为平安油区创建工作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密不透风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