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综治中心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诉调对接工作,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满足当事人高效、便捷的诉求。
近日,华池县某合作社向华池县人民法院递交了两起诉状:2016年4月18日,被告张某红、贺某虎准备发展种殖业,因为资金不足便向原告申请产业扶持。经过被告申请以后。为了扶持被告发展种殖业推动全县产业发展,原告同意为被告借款,并由被告杨某、刘某提供担保。2016年7月19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被告张某红、贺某虎向原告借款本金8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利息为年利率6.8%,被告冯某琴、宋某丽作为共同还款人承担还款义务,杨某、刘某作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2019年3月4日,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应当由被告张某红、贺某虎及时向原告承担还款义务,共计人民币176745元,但是被告在规定的期限内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最终导致该笔款项无法得到偿还。时至今日,经过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还款义务,被告冯某琴、宋某丽作为共同还款人理应承担还款义务,被告杨某、刘某作为保证人理应承担保证责任。请求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以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华池县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证据明确,以调解方式解决更为快捷高效,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启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对接县综治中心进行调解处理。接到调解任务后,县综治中心调解员多次深入该村详细了解案件相关情况,成立调解工作组,邀双方当事人,在县综治中心“1+8+N”调解室进行调解,针对此情况,调解员认真分析案情,商定方案,确定了“法理”并重的调解思路。调解员给双方认真讲解法律规定,细心分析事件经过,引导双方理性换位思考,经过长达2小时的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最终原告和被告就欠款偿还成功达成协议,使纠纷通过诉调对接的方式圆满化解。
华池县综治中心努力探索创新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统合社会治理资源力量作用,拓宽延伸调解领域,加强联调联动作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