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视窗

庆阳法院一案例入选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1-08
字号:A A    颜色:

1月5日,《人民法院报》以“破”“立”并举 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题整版报道了甘肃高院发布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其中庆阳市宁县人民法院“先托管后投资”案例入选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导读

甘肃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充分发挥破产制度市场救治和有序退出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期,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结合破产相关案件审理及司法保障工作的最新动态,发布甘肃法院破产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2023年1月-2024年6月),旨在通过总结破产审判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破产典型案例引领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破产理念,更好地发挥破产审判的功能价值,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案情简介

先托管后投资推进乡村振兴

甘肃庆阳某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苹果和苗木种植、加工、销售的农业企业,注册资本7000万元。受霜冻等自然灾害和股东资金占用等因素影响,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经债权人申请,宁县人民法院于2022年4月18日裁定受理该公司重整一案。案件办理过程中,管理人采取担保贷款、先托管后投资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保障企业经营和生物性资产维护不间断,同时着手解决农民工、职工欠薪和农民地租欠付等问题,积极维护企业重整价值。2023年8月9日,法院依法作出裁定,批准该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终止重整程序。在进入重整执行期后的首年,该企业即实现了丰产。

典型意义

本案是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功能作用,化解金融风险,挽救处于困境的企业,巩固地方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一起典型案例。案件在破产财产处置环节,引入了担保贷款服务,通过先托管后投资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竞买人的资金压力,实现了资产的有效整合,使债务人企业通过重整获得了新生,为落实农民权益保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