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西峰公安分局董志派出所:创新“深情厚重”警务理念 让“枫桥经验”在董志塬生根开花

来源:平安西峰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3-11-30
字号:A A    颜色:

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位于“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腹地,是西峰区经济、文化、能源、旅游多元融合发展的重点区域。辖区总面积222.0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10个自然村。西峰公安分局董志派出所现有民辅警38人,实行“一队一室”警务模式,管辖实有人口6.2万人,辖区内有机关事业单位86家、特行场所34家。近年来,董志派出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主防目标定位,创新推行“深情厚重”警务理念,深度激活派出所神经末梢,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枫”貌,为辖区平安稳定积极贡献公安力量。

“深”化党建引领 融合赋能创品牌

西峰公安分局董志派出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星级党支部建设为抓手,突出党建与业务“四项融合”,全面打造“红心蓝盾·卫民先锋”党建品牌,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铸就护航平安的坚强盾牌。工学融合铸活力。以庆阳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为根基,挖掘“南梁精神”时代价值,建立红色讲堂,讲述红色故事,布建红书学习角等个性化教育机制,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进力量。党务业务融合增活力。建立党员小分队,定期开展“亮党员身份、比工作实绩”活动,促进党建与警务融合,切实提升工作实绩。严管厚爱融合激活力。以分局制度体系建设和“十大工作习惯”养成为严管措施,建立完善日检查周通报督导机制,推行“单位+家庭”廉政共同体建设,实行刚性常态化严管机制;结合分局“警苑之星”人才队伍建设,推行青年民警人才计划,打造“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体系,让民辅警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更加强烈。警营文化融合润活力。大力倡导“警营家”文化,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个性化警营文化阵地,邀请共驻共建单位定期开展联谊比赛活动,进一步活跃警营氛围,让党员时刻受到“润物无声”的党性修养。2023年以来,董志派出所被西峰区委评定为五星级党支部,为全市唯一一个五星级党支部派出所。

 “情”系民生矛盾 巧化纠纷促和谐

董志派出所秉承“预警在先、及时处置、就地化解”的理念,创新推行“1234”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1个系统”,与乡镇综治中心和司法所实现矛盾纠纷信息共享,建立矛盾纠纷信息管理系统(治理通、陇情E通),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实行“2个方法”,分类调处,提升效力。“网格式”调处化解小纠纷。在辖区11个警务室配套建立村组调解室,社区民警不定时开展矛盾纠纷调处,确保小纠纷不出院落。“专诊式”调处消除大隐患。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实行多方专诊调解机制,对症下药联合调解。建优“3项机制”,保障矛盾纠纷排解系统化。矛盾纠纷评估机制。对每一起矛盾纠纷建立研判评估机制,做到“日清楚、周分析、月总结”,将评估结果反馈至辖区社区民警,由社区民警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开展走访,确保消除在萌芽状态。“红黄蓝”三级调处机制。按照一般、重点、疑难的级别建立矛盾纠纷“红黄蓝”三级调处机制,蓝色级矛盾纠纷由社区民警负责调处,力争处置在小、化解在早;黄色级启动驻所调解室“专诊式”联动调处机制,提升调处法律效力;红色级由所领导主动牵头,积极汇报协调有关部门同时介入,防止矛盾纠纷扩大、恶化和转移。动态回访机制。对已调处结束的矛盾纠纷,实行定期回访动态跟踪机制,及时掌握后续情况,巩固调处成效防止复发。依靠“4种力量”,形成合力推动调处专业化。社区民警主动调解。社区民警结合入户走访、安全检查、防范宣传等日常勤务,全面排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建立清单台账,确保不留死角。专职队伍联合调解。汇集民警、乡镇综治办、司法所、法庭、人大代表、驻所律师、村支书、物业公司、及义务调解员等专职调解队伍,充分发挥专业调解优势,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无缝对接。群防队伍协助调解。借助微信群、腾讯会议室,建立网上调解室,吸收村组干部、志愿者、义警等治安积极分子,形成警民共同参与、微笑调解的良好氛围。警企共建联动调解。在辖区重点企业设立警务室,建立联席沟通机制,民警定期深入排查企业内各类隐患问题,与企业内保力量协调解决。2022年以来,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60余起,成功率达98%,实现无一起民转刑案件,无一例上访人员。

 “厚”植安全根基 筑牢主防促平安

基层稳则大局稳,百姓安则社会安。董志派出所抓住源头预防的主动性,紧扣“主防”要求,强化“主防”理念,塑造“预防”警务体系,落实“主防”责任制度。建立优化平安董志乡镇视频管理平台。依托“雪亮工程”“扫街行动”,摸排整合辖区所有监控资源,统一融入平安董志乡镇视频管理平台,确保辖区无视频监控盲区,实现车辆和人脸识别全覆盖,结合一键报警系统、智能门禁等区域感知神经网络建设,打造立体式治安防控网络。目前整合辖区视频监控600余处,纠改、治理监控盲区130余处。活用线上线下治理手段。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反诈工作,与学校建立反诈联盟;联合相关部门及义警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平安董志反诈联盟”,定期开展多式多样反诈活动,构建全民反诈氛围。创新“前端警务”模式。延伸治安触角,整合内保力量,在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及长期存在矛盾纠纷的家庭中安装警铃,如若发生困难或危险,听到警铃的邻居及时上门帮助或通知义警、村干部提前处置,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预防,构建了“一地呼叫、八方支援”的常态化民防勤务,实现可防性案事件明显下降、刑事警情多日“零接报”。研发交通违法违规行为采录暨车辆信息登记平台,录入“五小车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探索与公民个人征信系统对接,建立交通违法违规信用信息系统;全量摸底录入辖区机动车及电动车,建立大数据库,夯实交通管理基础,为今后的辖区交通安全科学管理、高效决策提供便捷、精准的信息化支撑。

“重”视民企服务 护航经济促发展

董志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不动摇,扎根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实现服务到位不缺位。创新便民利民新举措。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立“群众办事一码通”24小时值守,为群众办理业务、答疑解惑,破解群众办事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难题;推行户政业务预约服务,同时实行延时和“绿色通道”服务等举措;拓展网上受理服务,以微信、邮件的方式受理材料,实现群众“零跑腿”;推行警力上门,积极探索“背包警务”,社区民警在走访过程中遇到需要办理证件群众,将主要材料放入背包,回所提交窗口办理,后进行上门服务送证,做到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探索护航警官、警企联动新路径。坚持以“平安进园区、服务到企业”为载体,组建“护航警官火箭巡逻队”,设立企业内部“护航警官警务室”,建立企业园区“随叫随到、协同配合”24小时服务机制,实现“警企零距离”。联合企业保安在内部及周边常态化开展巡逻防范,全力保障辖区工业园区安全,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法治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开展消防检查、反诈宣传等200余场,通过警企联动成功阻止100余起电诈案件发生,避免企业职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

西峰公安分局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坚持董志塬的“深情厚重”,一如既往用忠诚和汗水让“枫桥经验”牢牢扎根黄土地,努力向辖区人民交出一份维护稳定、确保平安、促进和谐的新时代“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