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是具有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为民、公正、务实、高效司法的宝贵经验。
庆阳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庆阳法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史最悠久的法院,在传承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赓续红色基因、创新司法实践中做出了大量有益贡献。积极开展“人人争做马锡五”“个个都是马锡五”创建活动,表彰第一届“马锡五式好法官”,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重视调解、心系群众、方便诉讼的优良传统。全市法院均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庆阳中院在8个人民法庭设立巡回审判点,优化果园、油气、大数据等功能法庭作用,彰显窑洞、集市、田间等特色法庭优势;建立“调解优先、诉调对接,调审融合、精准裁判”新型民事审判模式,开展法官“走基层、大回访、大排查、重调解”活动,推行“五就地”办案方式;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网上服务窗口及线上调解室,打造“线上马锡五”“现场马锡五”,在线调解案件;最高法院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研讨会在庆阳成功举办,来自13个省级政法部门领导和14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线上线下交流研讨,庆阳法院司法品牌创建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发源地优势充分彰显,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经验做法被依法治省办作为特色工作在全省通报,两个人民法庭被省法院评为“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先进人民法庭”。
马锡五同志一生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尤其是在审判工作中,将群众路线贯穿到审判实践中,将群众感情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将人民满意作为评判标准,坚持以便利人民、有利生产为原则,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毛主席为其题词“一刻也不离开群众”。1943年3月,马锡五同志兼任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开始从事司法工作,纠正错判的苏云发三兄弟杀人案、公正审理潘氏兄弟土地纠纷案、及时处理封芝琴婚姻上诉案,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在这期间创立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源头活水,是共产党人为民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是党领导下人民司法工作者和人民群众鱼水关系、血肉联系的历史见证,其蕴含的司法理念、优良作风、高尚情怀,历久弥新、历久弥珍,至今仍然焕发着强大活力、闪耀着时代光辉。
庆阳法院将牢记“国之大者”,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继承和发扬马锡五等老一辈司法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拉高履职标线,放大视野格局,勇于担当作为,坚定不移建设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庆阳司法品牌,着力提升调解质效、着力深化“一站式”建设、着力强化司法调查研究,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深切领悟和认真践行“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厚重思想,深度总结马锡五审判方式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守住社会公平正义底线,守住人民合法权益保障屏障,守住群众路线这条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以公正裁判取信于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