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单位,承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合法性审查、基层法治建设等多项职责任务,是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司法所工作,我们开设了“身边的司法所”专栏,讲述司法所的建设发展和基层司法行政人的使命担当,“沉浸式”开启基层法治体验。
吉岘镇位于合水县西南端,素有合水“南大门”之称。全镇共辖8个村民委员会3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47万人,2023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乡镇”。吉岘司法所立足镇情实际,抓重点、创特色,始终秉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新举措、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彰显基层治理智慧,奏响法治建设的“最美和音”。

强阵地基础 提服务质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吉岘司法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旧貌换新颜。按照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对司法所室内及外观标识进行了规范提升改造,有工作人员4名,建成办公用房8间170平方米,现有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2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59名,法律明白人52名,进一步提升了司法所的对外形象和服务群众的办事效能。在这里,人民调解室不再只是“说和”的地方,更成为化解心结的“温馨驿站”;社区矫正室也始终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为特殊群体点亮回归之路;法治服务室化身法律知识“播种机”,推动“送法下乡”向“法治入心”转变,让法律从纸上条文成为百姓“护身符”。

润基层民心 播法治新绿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信仰”。吉岘司法所围绕“八五”普法主线,创新打造“三维普法”体系,一是聚焦“关键少数”,建立了“干部讲法+案例研讨”常态化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二是搭建“线上+线下”普法矩阵,线上向辖区群众推送“圣象说法”说法微视频28期,线下将阡陌屋舍、校园庭院都变成法治宣传的主阵地,春耕时节,干部们“送法到田头”,讲解《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农法律,避免“种地不懂法,秋后两行泪”;开学季里,“法治教育综合大讲堂”进校园,为青少年撑起“法律保护伞”;逢集遇会,摆摊设点“以案释法”,让法律从“纸上的法”变成“心中的法”;三是开展场景化、订单式普法。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庭院说法”法治小课堂、人民调解员“田间调解”讲法等场景化普法模式,针对土地流转、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高频法律问题开展“订单式”普法42次,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社会风尚,让群众遇到问题不再“找关系”而是“找法律”,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法治熏陶。

解矛盾纷争 筑平安防线
“真没想到,通过手机视频也能把事办得这么牢靠!”罗某还款后感慨道。原来十年前罗某向李奶奶借款8000元,如今借款已经到期,李奶奶却不慎将借条丢失了,罗某人又在外地务工,村委会的调解一度陷入僵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吉岘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启用“微信调解室”,仅用四十分钟,双方就达成了还款协议,这场“隔空对话”新模式,从“面对面”到“屏对屏”,让矛盾纠纷化解跑出了“加速度”,改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这只是众多矛盾纠纷中的其中一件,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吉岘司法所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公平公正、高效便捷、依法稳妥的工作方法,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矛盾纠纷化解三道防线:前端建立“法治体检”机制,组织人民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信访隐患筛查等预防性服务;中端推行“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融合“情、理、法”构建“三调联动”体系,用乡情亲情融化坚冰,今年成功化解涉土地承包、婚姻情感、劳务纠纷等矛盾52起,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转型升级;后端建立“以案促治”回访机制,确保了调解协议“落地生根”,而不是“一纸空文”。对调解案件实行“一案一分析”,开展重点案件回访40件,重点领域专项普法8次,实现“调解一起、履行一件、教育一片”,通过全周期防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实严管厚爱 铺“回归”之路
吉岘司法所认真履行社区矫正职责,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在册的每名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原因、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建立个性化矫正方案,实施“1+3+1”管理模式(建立由司法所牵头,派出所、政府、村委会、家属组成的矫正小组),通过定期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引导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正轨,矫正结束后更好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为避免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期间“一放了之”,集中训诫时“丑话说在前头”,强化法纪意识;个别谈话时“好话说在后头”,给予改过信心;帮扶就业时“撸起袖子加油干”,助其重拾生活勇气。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既防止了“重拿轻放”,又避免了“一棍子打死”,真正体现了“法律无情人有情”的司法温度,凭借严管厚爱并举的方式,吉岘司法所实现近三年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期间“零重新犯罪”,用专业与温情守护辖区稳定。

守为民初心 传法治温度
如今,吉岘司法所正如一位不知疲倦的“法治耕耘者”,在基层治理的田野上辛勤劳作。在这里,法治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化滋养;正义不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现实。虽没有办过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却日复一日地处理着民生小事;虽没有说过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却以坚守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用“法治阳光”守护着这座小镇的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