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议在北京召开。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杨利清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后,第一时间分享获奖体会和感悟。
作为基层检察干警代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代表,我万分荣幸能赴京领奖,站在领奖台接过证书的那一刻,指尖的重量让我的内心满是激动——既为国家对爱老敬老事业的重视而振奋,也为无数同仁扎根一线、守护老人权益的坚守而自豪。
回去后,我会把这份荣誉当成新起点,继续以法律为刃、以共情为光:在打击养老诈骗前线紧盯每一条线索,不让骗子掏空老人的“养老袋”;在社区普法宣传中多带一份耐心,把法律知识变成老人听得懂、用得上的“防骗盾牌”,让“检察蓝”成为桑榆晚晴最温暖的底色,做老年人权益永远的忠诚捍卫者。
杨利清,男,西峰区检察院二级检察官。自投身检察事业以来,他始终以“务实勤奋、踏实肯干”为工作准则,将自己化作一颗“螺丝钉”,深耕刑事检察领域,用行动践行“维护公平正义”的誓言。近年来,他先后获评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2023年被庆阳市公安局评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先进个人”,2024年记个人三等功并获全市检察机关“办案能手”称号,2025年在庆阳市未成年人检察实战比赛中斩获三等奖,以累累实绩诠释着新时代检察官的担当与温情。
勤学苦练砺本领 扎实办案筑根基
“公诉人的能力是靠案件‘喂’出来的”,这是杨利清常挂在嘴边的话。从书记员到检察官助理,再到员额检察官,他始终保持“归零”心态,把每一起案件都当作学习契机——协助检察官提审时详细记录讯问陈述,参与案件讨论时主动复盘细节,甚至将“别人的案件”当作自己的案件反复琢磨。在办理申某某等涉黑案件过程中,尽管是一名检察官助理,他也并未怯懦后退,在面对“犯罪事实多、案卷量大”的难题时,放弃双休,加班加点,高质量完成证据整理、案情梳理等基础工作,助力案件依法办结,让犯罪嫌疑人得到应有惩处。在书记员、检察官助理岗位上,他共协助办理案件500余件。
入额后,他独立办理提请批捕、一审公诉案件300余件,其中包括赵某等39人组织淫秽表演、开设赌场等大案,所办案件无瑕疵或不合格案件,更无错案、无罪判决、撤案。同时,他不满足于“就案办案”,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发问题,分析本院案件数据,撰写了2篇调研报告,为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他还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2023年参与撰写的《检察环节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问题研究》理论文章发表于《法治时代》,实现“办案”与“研思”双向赋能。
司法为民守初心 情系群众解民忧
“人民利益无小事,小处务实赢民心”,这是杨利清的工作信条。他以法律为“利剑”打击犯罪,以温情为“纽带”化解矛盾,让司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在办理夫妻矛盾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时,他考虑到若简单追究法律责任,可能会导致夫妻关系彻底破裂,甚至摧毁整个家庭,于是多次上门调解,用心用情释法说理,最终取得被害人谅解,让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
在一起养老诈骗案中,不少受骗老人常来电来访哭诉“生活看不到希望”,他为了能及时疏导老人情绪,主动留下私人号码,承诺“任何时候都能联系到我”,常常接访到深夜,帮老人重拾生活希望。在72岁的刘奶奶被以可以全额报销医疗费用为由,骗走家中仅存两万元积蓄后,杨利清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第一时间了解到受害人刘奶奶家中情况,考虑其和老伴常年有病且以种地为生、儿子早年去世、留有三个未成年人需抚养的困境,积极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帮助刘奶奶申请到司法救助金渡过生活难关。
敬老助老显担当 反诈守护夕阳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杨利清不仅在生活中践行敬老爱老,更将这份责任融入检察工作。在办理涉老案件时,更是将“护老”放在首位,这份坚持也成为他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核心支撑。庆阳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存1万月息500元”为幌子,诈骗800余名老年人1900余万元,他敏锐察觉案件危害重大,主动提前介入与侦查人员并肩作战,全面扎实固定证据,最终将3名主犯、13名从犯依法提起公诉,判处其十年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办案中,他更把“追赃挽损”贯穿全程,一方面引导公安机关采用多种方法措施追查资金流向,另一方面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督促嫌疑人主动退赃,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挽回损失。他深知“事后惩治不如事前预防”,办案之余主动开展“五进”活动,联动公安、法院推进“三官”进家法治宣讲。结合高发案例,用通俗语言揭露“养老返利”“保健品诈骗”“以房养老”等套路,教老年人识别诈骗陷阱。正如他所说:“办好单个案件是本职,守护养老领域净土、让每一位老人安享晚年,才是我的终极追求。”
从打击犯罪到追赃挽损、化解矛盾、司法救助、普法宣传,再到理论研究,杨利清始终以法律为灯、以正义为帆,在刑事检察岗位上默默耕耘,用检察蓝为公平正义“上色”,书写着新时代检察官的使命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