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县公安局和盛派出所以基础信息“大走访大采集大维护”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脚板+科技”“走访+服务”“防范+治理”一体推进,推动警务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信息采集与矛盾化解同步推进
“多亏了派出所的小左,不然这两家怕是要闹到法院去!”5月15日,宁县和盛镇庙底村居民王某和邻居因院墙翻修占地问题争执不下,社区民警左乾柱在走访登记流动人口时发现这一苗头,第一时间联系村委会、司法所组成调解小组,通过查阅土地台账、现场丈量划界,仅用半天便化解了这起纠纷。
这样的场景在和盛已成为常态。派出所将信息采集与矛盾纠纷排查深度捆绑,按照“街不漏巷、巷不漏院、院不漏房、房不漏人”的标准,组织民警、辅警、义警开展“敲门行动”。在更新实有人口、房屋等基础数据的同时,重点摸排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隐患,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积怨较深的“红色”矛盾联合镇司法所包案化解,对风险可控的“黄色”纠纷发动乡贤跟进调解,对已调处的“绿色”问题定期回访巩固成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共采集更新基础数据6.8万余条,化解矛盾纠纷43起,真正实现“数据鲜活”与“治理提效”双赢。
防范宣传与安全检查双管齐下
“大娘,您看这个‘免费领鸡蛋’的链接可不能点!”5月17日,社区民警范国有在走访独居老人周奶奶家时,发现其手机收到诈骗短信,当即帮老人安装反诈APP,还把“防骗顺口溜”一字一句教给大娘说。
针对辖区留守老人多、企业务工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和盛派出所创新“走访+”模式:在采集信息时同步开展反诈宣传,用“方言土话”讲解刷单、网贷等常见骗局;在登记出租屋时同步检查消防隐患,对线路老化、违规充电等问题现场督促整改;在摸排行业场所时同步宣讲法律政策,指导企业完善安防措施。截至目前,开展靶向反诈宣传230余次,覆盖群众6000人,检查“九小场所”28家,整改安全隐患14处。
数据赋能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
“真没想到,民警上门办证还救了我老伴一命!”3月28日,村民李大娘拉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原来,辅警小高在采集人口信息时,发现独居在家的李大爷突发中风倒地,立即联系120将其送医抢救。
“大走访”中,和盛派出所始终践行“民生警务”理念:为7名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提供上门办证、送药等服务13次;利用“一标三实”数据帮助走失儿童、醉酒群众回家12人次;根据采集的企业用工信息,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办理居住证16张。更让群众暖心的是,民警的走访包里常备印泥、梳子、老花镜,随时化身“移动警务室”。
截至5月15日,和盛派出所依托鲜活数据支撑,破获盗窃、诈骗等案件4起,预警防控风险隐患31个,辖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