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视窗

冯娟珍:守护公平正义的“向阳花”

来源:宁县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3-13
字号:A A    颜色:

1.jpg

冯娟珍,女,汉族,出生于1968年6月,甘肃省宁县人,1988年11月参加工作,1992年调入宁县人民法院工作,现任审委会委员、刑事审判庭四级高级法官。33年来,冯娟珍同志始终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扎实有力的脚步,行走出一串串闪光足迹。将自己对政法工作的热爱和法治信仰的融入到审判工作中,为建设法治宁县、平安宁县添砖加瓦,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000余件,多年来连续被市中院、县法院评为先进个人,被县委评为优秀公务员,被县妇联评为全县三八红旗手,2023年分别被县委和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

不忘初心,诠释“法官”职业意义

从做法官的第一天起,她就坚持学习,积极订阅法律书刊、购买法律书籍,收看法律题材电视节目,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知识需求,努力成为业务精通、素质全面的复合型法官。日常工作中,她把宣讲法律、提供法律咨询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走到哪里就把法制课讲到哪里,把法律法规宣传到哪里。

为了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她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将案件按照收案时间先后排列,定出时间表,逐一审结。她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投入到工作,白天抓紧时间开庭调查,工作时间不够用就利用晚上或节假日时间书写法律文书,查资料、审阅案卷。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她身上尤为突出,她母亲身患重病在兰州、北京等地住院治疗,孩子在外地工作,因工作繁忙,她不能前往照顾生病的母亲,不能去关照外地工作的孩子,同志们谁也算不清她加了多少班,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

在同事眼里,她是刑事审判专家,可她却说作为法官,尤其是作为刑事法官,每一个案件的背后是真实的人生,就要以工匠精神对待这份职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冯娟珍正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法官”这项职业的重要意义。

秉公执法,坚守司法公正底线

冯娟珍经常对身边的法官助理说,“做法官就得忍受得了孤独,要坚决不徇私情。法官的清白,不仅仅关乎个人的道德底线,更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石。”

她在庭审前认真阅读案件材料,制定周密细致的庭审提纲,为开庭审理做好充分准备;在庭审过程中和庭审后认真组织合议庭成员进行评议,反复推敲案情,认真把好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她把司法公正视为审判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对于每个案件,她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审理,力求每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她承办的一起王某贪污案件中,她的同学是这位被告人的亲戚,专程上门说情,请求判处被告人缓刑。面对挚友期盼的目光,她坚持原则,耐心解释,但同学认为她不讲情面,拂袖而去。最终,这位同学的亲戚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在友情、亲情与法律之间,她坚定自己是一个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忠诚维护的是法律的神圣与尊严。多年来,类似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从事审判工作以来,她办理的案件,件件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无一差错。

依法调解,情暖万家灯火

在办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她坚持以人为本的办案理念,充分考虑遇害当事人家属的诉求,从实质化解纠纷的角度出发,加大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

办案中,她宁愿让自己多花时间,多费心思,摸清当事人思想动态,掌握案件争议焦点,找准突破口,积极动员辩护人和代理人,配合做好被告人和被害方家属的思想工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

“冯法官,就冲你对工作的这份态度,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代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在她主审的刘某、赵某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因种种原因得不到解决,多次赴省市县相关部门上访,成了大家眼中的“钉子户”。受理该案件后,她认真查阅案件卷宗,详实了解案情,找到被害人一次次沟通、一遍遍释法说理做安抚工作,让他写好诉状交到法院,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她又找到两名被告人的家属,反复做他们的工作,被害人家属最终被她的诚心所感动。经过冯娟珍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了和解协议,使这一历经几年的棘手案件化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敢于担当,护航高水平安全

平安是基本的民生。作为一名刑事审判工作线上的“老黄牛”,她多年来任劳任怨,办理了诸多重案、大案、要案和新类型案件。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在面对涉恶案件卷宗多,案件案情复杂,涉案人员多、金额大,时间跨度大等压力,作为一名女法官,她依然决然地勇挑重担,接受了案件审理的艰巨任务,带领法官助理、书记员列表整理清单,联系比对,查阅案卷30余宗,分析案情,提出思路,撰写审理报告20余万字,制作了70多页、5万余字的判决书,精准办结了王某某等9人寻衅滋事、敲诈勒索、保险诈骗案和吴某某、郑某某等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案两件涉案人数多、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涉恶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为的社会稳定及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于近年频发的电信网络犯罪案件,面对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涉及罪名复杂,证据单一、取证难等案件特点,她就在证据链上及定性上狠下功夫,寻找突破点,对案件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力求做到案件事实认定准确,定性适当,让正义依法得到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