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法治宣传一定要跟上,我们担任村职务的同志要率先带头做典范……”5月9日,记者随同庆阳政法媒体基层行在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采访时,村里正在安排法治宣传任务。
席沟圈村自然村落多、人口数量大,村里坚持以普法为抓手,不断提升干部群众法治素质,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实现了多年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2022年,席沟圈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5月8日,席沟圈村干部群众在商讨村里事务。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段改红 摄
党员带头培育“法律明白人”
该村以加强党员培育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实现“法律明白人”担任人民调解员全覆盖。他们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教育,带头履行承诺,带头学法用法,维护法治权威,时不时利用群众大会、村两委会、培训会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逐步提升村民法治素质。
在法治平安创建方面,该村推行“支书全面抓+主任具体抓+网格员带头抓”的责任制,以网格为单位划分11个责任区,列出责任清单,制定了督查、评比、奖惩、问责及整改5个制度。建立了以网格为支撑的精细化服务体系,明确了网格员“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劝导员、监督员”的“五大员”职责,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格局;健全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村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民主议事决定的制度;制定了《村委议事规则》《村务监督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和规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依法治村机制。
村里经常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会议、专题讲座等形式树立村干部法治观念,结合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调处化解开展以案释法、以案说法,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利益诉求,营造依法办事氛围。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一盘棋”
记者在席沟圈村委会大院看到,村部虽然不大,但墙上布满了各种法律法规的内容,村部外面花园的广告栏上写满了各种名言警句。
据了解,该村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深入推进村级治理,通过村民议事、网格协商、民主评议等推动让村里的事务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激发自治活力,形成 “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格局。
同时,依托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室,落实矛盾纠纷调解员包户盯人、乡贤能人协调化解和“一约四会”评议解决等措施,引导群众自主自觉化解纠纷,实现村内矛盾村内解决。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诚信农民”、农村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形成有本地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依托《村规民约》,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正确引导,传播科学文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