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合水县固城镇探索推行“六心工作法” 打造枫桥式综治中心

来源:合水政法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3-04-11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庆阳市合水县固城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完善基础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构建了以综治中心为“圆心”,以各类公共服务力量为“半径”,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周长”,以“六心”为标准的基层治理“同心圆”,打造了实体化运行新样板。


织密“三重防控网络”夯基础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综治阵地、技术防控、网格化管理三重防控网络建设。一是打造社会治理主阵地。按照综治中心“六有”“八化”标准,对照镇级“一厅七室”、村级“一台三室”要求,镇综治中心整合利用闲置的镇财政所办公用房7间,新建标准化阵地一处150平方米,建成群众接待大厅、矛盾调解室、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监控研判室等7个功能用室,实现了矛盾纠纷调处“只进一扇门”。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村级综治中心4个,使群众“矛盾有处说、问题有人管”,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推进技术防控网络全覆盖。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延伸发展,在重点路段、重点路口、重点产业区、重点区域共计安装摄像头50余台,引导鼓励群众自行安装移动网络摄像头300余台,购置数字乡村平台1套,基本实现全域可视化治理,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创新开展智治化,结合合水网格APP、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平台,推广“马上办”二维码,推广使用以来,共计处理群众反映事件3876件。三是网格化服务管理显成效。推行网格员、保洁员、护林员等多支队伍并建重组,成立以网格长为组长的社会治安应急处突小分队,全面整合开展便民服务、帮办协办、纠纷处置、信息收集等服务事项,实现一队多用、一队多途、群防群治的目的。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原则,以“十户联防”为载体,由居住相近十户人进行联防联保、邻里守望,辖区内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 


突出“三个关键环节”抓落实


照“兜底式”受理、“全流程”办理、“全周期”管理的要求,注重风险隐患化解关口前移、源头治理、链条闭环。一是前端风险防控,引导治安户长、网格员、志愿者、乡贤五老、公益性岗位等社会治理力量,常态化开展“5个必访”,即:突发严重困难户必访,访生产生活状况,帮助度过人生低谷,重拾生活信心;刑释解教人员必访,访生活和就业情况,做好安置帮教工作;重点上访人员必访,访上访原因,帮助解决合理诉求;“三留守”人员必访,访心理动态,关心关爱生活状况,适时进行心理疏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特殊群体(吸毒、邪教、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必访,访思想动态,做好教育稳控工作。通过“5个必访”,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在社会治理中做到了矛盾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严防小事变大、大事转恶。二是中端调解处置,镇综治中心加挂了“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中心”牌子,建成了群众接待大厅1处40平方米,坚持由1名科级干部领班,5名一般干部坐班的群众接待制度,选聘兼职调解员11名,健全了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分流转办、分类办理、跟踪督办工作流程,对于简单易办事项,由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办结;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和诉求事项,由综治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会商研判,现场办理;对经会商调处不成功的,由综治中心负责,分流至相关部门落实责任、限期化解;对特别重大的矛盾纠纷和事项由综治中心提请党委会议研究后,采取领导包案的形式限期化解,真正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紧盯群众最关注的矛盾纠纷、生活服务、办事办证等事项,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协调部”作用,推动矛盾调处化解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互连互通,实体化运行,实现各类诉求“一站式”兜底受理、“一窗口”分流交办、“一条龙”跟踪督办、“一标准”评价反馈,做到全流程服务、全周期管理、全闭环运行。三是末端回访评判,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准绳,进一步延链补链,对已调处答复的矛盾纠纷和事件办理情况及时评估,形成案件(矛盾事项)卷宗,直观反应案件(纠纷事项)办理全过程。定期(每月)开展分析研判,总结提炼先进经验做法,及时改正欠缺不足。实体化运行以来,固城镇综治中心排查调处各类矛盾事项35起,其中矛盾纠纷15起,调处成功14起,调处成功率100%,形成实质性案卷13本,切实将矛盾化解在网格,化解在萌芽,群众回访群众满意度98%。 


推行“六心工作标准”促和谐


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建成群众接待大厅,推行“三亮(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三比”(比业务、比作风、比成效)“三评”(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活动,在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引领岗”、“文明实践示范岗”、“优质服务模范岗”,努力做到“受理诉求零差错、办理程序零障碍、调处化解零投诉、服务群众零距离”,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把模范作用显出来,形成树有榜样、做有表率、争有先锋的良好服务新风尚,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生活省心、舒心。坚持德治教化方针不动摇,统筹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孝老爱幼模范、公益之星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引导群众向善向好,营造崇德行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发挥正气银行引导作用,对评选的典型模范实行积分制奖励,引导群众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营造出“德者有得”的良好氛围。用好“五类人群”带头作用,以关键少数引领“千家万户”向上向善,积极推行见难就帮、见困必扶、见脏就清、见争就化的工作方法,真正形成点到面的扩散,个体向社会的转变。全镇共成立了7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主旋律、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使群众生活暖心、开心。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统揽,统筹信访、司法、公安、法庭、公共服务等部门职能,全面开展信访受理、矛盾调处、心理咨询、法律服务、教育帮扶等服务,做到访、诉、调、抚、帮无缝对接,建立了镇村组三级法治宣传体系,推行党委委员大会讲、党员干部入户讲、工作人员群组推送讲的“三讲学法”法,丰富讲法工作形式,采取干部讲实例,群众讲故事的形式,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提升群众法治思维观念,全镇法治观念和法治水平明显提升,使群众生活安心、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