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庆阳市正宁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践行法治为民理念,全面依法治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保障和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贯彻法治思想落地生根 推进法治文化见行见效
为纵深推进“八五”普法,今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正宁县在101个村(社区)开展了“百村法治大宣讲”活动,从县委政法委和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抽调专人组成2个集中宣讲团,通过全县集中宣讲、乡镇自主宣讲、干部灵活宣讲等形式,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民法典》、《行政复议法》、反电信诈骗、扫黑除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依托县内红色资源,对宣讲团成员进行红色教育,让宣讲团成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通过用暖言暖语讲精神、良言善语讲政策、乡言俗语讲法律和现实教材讲案例,真正把精神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最后一米”。
政法系统地企融合、共建共治 提升法治保障精度
全县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强县域必须强工业、强工业必须强煤电、强煤电必须有华能”的理念要求,坚持把华能作为县域内最大的投资客商,深化地企协作,加强矿区治理,以法治保平安、以平安促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平安矿区建设”纳入全县政法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矿区警务室,发挥“一长三员”作用,明确五方责任(乡镇属地责任、政法部门司法责任、主管部门协调责任、安全环境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开展新时代以“六无”(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阻挠生产行为、无重大矛盾纠纷、无重点人失管失控、无黄赌毒现象、无疫情发生)为主要内容的平安矿区创建活动,齐心协力服务企业,排风险、解矛盾、保畅通,筑牢“地企平安路”。县法院与核桃峪煤矿携手开展“法企共建基地”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巡回审判、法院公众开放日及成立“驻企法官工作室”等5项具体活动,推动矿区平安稳定、高效发展,搭起共建共治“连心桥”。主动靠前搞服务、快速反应解难题,先后处置煤矿、电厂建设工作警情68起,化解煤矿、电厂征地遗留问题5起,调解征地、环保、阻工等信访问题21起,依法推进核桃峪煤矿采空区4个村636户群众顺利搬迁安置,核桃峪煤矿高效产能,日产原煤突破2万吨,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和疏干水深度处理等项目顺利实施。
县法院“多元+执行” 兑现权益增公信
执行工作是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公里”,是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深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正宁县人民法院以群众司法期盼为导向,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创新探索“多元+执行”新模式,按乡镇划分10个网格区域,在村两委班子中聘任235名网格协执员,建立协执员联络薄,制定了《正宁县人民法院网格协执员管理办法》,以基层法庭为依托,采取“驻村连片集中执行”方式,逐片区集中执行。开展驻村连片集中执行4轮,网格协执员提供各类线索500余条,执行到位标的220余万元。 将“乡贤”纳入“社会法官”人力资源库,协助执行案件。大力开展巡回执行,现场析法说理,进行普法宣传。开展巡回执行61次,“乡贤”参与执行53次,和解执行47案,实现了案结事了。进一步优化执行接待工作模式,将每周五定为执行工作接待日,统一办理执行谈话、进程告知、案款发放等事务。将每周四定为院长接访日,重点接访矛盾较突出、信访压力大、上级法院督办、催办的案件,信访案件动态清零。2022年,执行结案率82.83%%,同比上升38.41%。
县法院以“三化”促“三少” 精准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
正宁法院以精准化司法服务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企业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智慧化让企业“少跑路”。实行立案、缴费、送达、调解、审理全程网上办,向社会公开网上立案流程和材料格式,开辟中小微企业立、审、执“绿色通道”,开通10102368送达热线,细化《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流程。2022年,网上立案165件,跨域立案31件,网上送达1241次,网上开庭168次,速裁审理105件,诉讼更加高效。便民化让企业“少花钱”。改革因破产衍生的诉讼案件诉讼费收费标准,简化诉讼费缓、减、免流程,实行收、退费网上通办,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快速办理减、缓、免、退30余万元。健全《诉前调解工作机制》,设置3个行业调解室,县院聘任6名专业调解员,基层法庭设置4个“乡贤”调解室,落实线上线下融合调解,减轻当事人诉累。问诊化让企业“少顾虑”。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企业家代表座谈会等3次,征求社会各界对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16场(次),化解涉企纠纷32件,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评估8次。建立“法官+企业”联系机制,随时为企业普法答疑。与华能核桃峪煤矿建立“法企共建基地”,和金牛实业公司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设置驻企法官工作室,举办“法律讲座”5场(次),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服务。
“五联工作法”推进小区治理现代化
正宁县充分发挥小区党员、楼栋长、志愿者、物业公司四方力量,探索推行“五联工作法”,推进小区治理现代化,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组织联建,实现党建引领联合。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居民小区居住人员进行全面摸排,鼓励住户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建立物业党组织(党小组),积极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大力推行“红色物业”,把党建工作与社区物业有机融合,把社区物业服务人员打造成党的工作队伍,着力提升物业服务居民的质量和水平。交叉服务,实现服务群众联动。始终把帮民解困作为社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优化服务事项,主动上门为居民提供证件办理、生活保障、就业培训等贴身周到的“保姆式”服务,积极开展“五帮五送”活动(帮思想、帮就业、帮资金、帮致富、帮解困,送政策、送信息、送项目、送技能、送温暖),集中解决辖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随时有需求、随时有服务。今年以来,举办就业培训3场次,培训330人,开展居民用火用电安全、医疗健康宣讲等各类志愿服务18次,联合驻区单位、企业解决居民失业问题50余个。协商问题,实现小区事务联议。围绕群众关心的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矛盾纠纷化解等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健全一套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完善协调议事机构,推动职能部门力量在社区聚合,更好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今年以来,解决群众问题23件,解决居民矛盾纠纷11起,受到群众广泛点赞。 融合发展,实现公共资源联享。紧紧围绕小区业主居民需求,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与共建单位沟通对接,掌握各成员单位提供的资源,明确资源类型和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互联互补共建共享活动,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服务,推动共建单位和居民群众共享信息、共享阵地、共享文化、共享服务。结对共建,实现各类实事联办。调整优化社区窗口服务事项,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全事项、全流程、全渠道的“好差评”制度,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真正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社区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截至目前,为35户低收入家庭办理了城市低保,18户居民申请了廉租房补贴,2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