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庆阳市宁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政法综治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不断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措施,用忠诚和担当描绘着一幅幅幸福和谐画卷,用汗水和心血谱写着一曲曲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凯歌,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宁县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点亮心灯照前行 技防织就大平安
宁县太昌镇苟家村村民指着屋檐下的摄像头兴奋地告诉记者:“自从县上给我们安装了摄像头后,我们不仅能够随时与外出打工的子女聊天说话外,它还能给我们看守门户,让子女出门在外再也没有任何顾虑。
一抹蓝色践忠诚 护航一方保平安
宁县义警协会成立
这十年,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秉承新时代“枫桥经验”和警务活动社会治理理念,创新成立了一支群防群治的新军——“宁县义警协会”。按照“党建引领、协会统筹、社会助力”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功能,建立“十全十会”培训机制,增强义警工作实战效能,凝聚综治工作合力。全体义警队员主动担当,积极投身到治安巡防、法治宣传、疫情防控等工作,掌握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扩大法治宣传,提供危难救助,成为群众健康安全的“守卫员”,群众法治宣传的“宣传员”。目前,义警协会共有义警197人,下设18个义警分会,已经成为宁县社会治群防群治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墙”。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100强”、“甘肃省首届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称号。
重拳出击净风气 除恶务尽促稳定
扫黑除恶审判现场
这十年,宁县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围绕“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案、督导推动、创新打法、统筹推进,以“一十百千万”为抓手,深入推进“百日攻坚行动”,紧盯把持基层政权、利用家族宗教势力横行乡里、欺行霸市、操纵经营黄赌毒、非法放贷等重点黑恶势力,以“零容忍”态度,出快拳、下重手,累计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6个、村霸17案18人,侦案犯罪嫌疑人、罪犯86名,扣押、查封涉案财物8000多万元,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顺利完成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攻坚行动任务,建立了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机制,宁县扫黑办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排忧解难筑防线 化解矛盾暖民心
综治中心调解矛盾纠纷
这十年,宁县始终坚持把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作为平安建设的“治源工程”,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五好五强化”的特色乡村法治之路。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治安户长、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开展“送法入户”活动,打通了政法工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推进命案风险防范专项整治行动,一大批信访“骨头案”“钉子案”得到解决。着眼构建“大平安”工作格局,积极探索“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运行模式,完成了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实体化运行,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做实做细矛盾化解、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网格工作,打通了平安建设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唱响法治主旋律 谱写和谐新篇章
听法治报告、看法制栏目、传家训家风……冬闲时节,学法用法的场景在宁县乡村随处可见,成为宁县乡村法治建设的真实写照。
这十年,宁县始终坚持政法宣传工作一盘棋的思想,用心发掘,创新手法,在巩固主流宣传阵地的同时,持续拓宽宣传工作渠道;规范推进政法各单位政法新媒体矩阵建设,坚持以新应新、矩阵作战,政法新媒体网宣矩阵形成了新的战斗力,以着力讲好宁县政法故事为目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创新措施大力进行“吸粉”“圈粉”“固粉”,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蝴蝶效应”,积累关注量和粉丝数,切实增强政法工作的感染力、影响力、公信力。
真情关怀解困惑 为民办事勇担当
“旭日行动”合影
这十年,宁县以“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为目的,大力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从政法英模代表光荣事迹报告中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斗力量;从警示教育片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从爱民为民实践活动中增强群众观念、落实为民服务宗旨,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持续深化政法干警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新方法,在全社会塑造宁县政法队伍公正执法、扶危济困、心系危难群众、忠诚履行使命的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创新开展了政法干警与家庭特别困难涉法涉诉人员结对帮扶“旭日行动”,共结对帮扶人员138名,捐款物品300多件,让涉法涉诉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司法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