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庆阳市正宁县政法系统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保障作用,提升精度、增强厚度、加大力度,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建设“五个正宁”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地企融合、共建共治,提升法治保障精度
全县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强县域必须强工业、强工业必须强煤电、强煤电必须有华能”的理念要求,坚持把华能作为县域内最大的投资客商,把服务保障煤矿释放产能、电厂加快建设作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最直接体现,深化地企协作,加强矿区治理,以法治保平安、以平安促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筑牢“地企平安路”,将“平安矿区建设”纳入全县政法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矿区警务室,发挥“一长三员”作用,明确五方责任(乡镇属地责任、政法部门司法责任、主管部门协调责任、安全环境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开展新时代以“六无”(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阻挠生产行为、无重大矛盾纠纷、无重点人失管失控、无黄赌毒现象、无疫情发生)为主要内容的平安矿区创建活动,齐心协力服务企业,排风险、解矛盾、保畅通,维护了矿区政治安全、社会稳定。
——搭起“法企连心桥”,县法院与核桃峪煤矿携手开展“法企共建基地”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巡回审判、法院公众开放日及成立“驻企法官工作室”等5项具体活动。9月1日,“法企共建基地”揭牌仪式举行,并举办首场“法律讲座”活动,为地企增进法治交流、涵养法治文化,推动矿区平安稳定、高效发展,搭起了共建共治“连心桥”。
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平安矿区、法治矿区”建设,先后处置煤矿、电厂建设工作警情68起,化解煤矿、电厂征地遗留问题5起,调解征地、环保、阻工等信访问题21起,依法推进核桃峪煤矿采空区4个村636户群众顺利搬迁安置,主动靠前搞服务、快速反应解难题,核桃峪煤矿高效产能,日产原煤突破2万吨,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和疏干水深度处理等项目顺利实施。
便民利企、升级服务,增强法治保障厚度
“身份证、居住证办理时限缩短至10个工作日,协调兑付农民工工资47人37.77万元,为企业法人提供法律服务120件次……”
——实现服务“零距离”,全县政法系统按照“盯住有限目标、解决突出问题”的思路,纵深推进“百名干部帮百企”活动,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主动深入包抓帮扶企业,搞调研、送政策、建良策、解难题,依法协调兑付农民工工资47人37.77万元,解决企业用水用电用地、融资投资、合同纠纷等问题17个,缓解企业运营压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开展“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亮牌服务、持证上岗、限时办结等机制,实行“二维码”好差评、积分管理,推行“四个一”(办事人员第一时间接待、咨询事宜第一时间回应、申办事项第一时间受理、工作任务第一时间落实)服务模式,政法单位306个服务事项入驻政务大厅,增设服务窗口6个,实现服务企业、群众“零距离”。
——实现服务“再升级”,坚持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厚积创新动力、打造法治品牌,升级服务、助企发展。
县委政法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开通涉企矛盾纠纷受理登记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窗口”,依法化解涉企涉众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15件,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13项。
县法院推行“一站式”诉讼服务,设置涉企案件“导诉员”,成立破产案件审判团队,组建执行合同案件合议庭,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公开涉企案件网上立案流程,快审快判快结涉企案件44起。
县公安局建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机制,开通涉企户政、治安、交管等服务“绿色通道”,简化证件办理条件,为企业人才落户设立集体户11个,身份证、居住证办理时限缩短至10个工作日。
县检察院创新“检察把脉、问需于企”服务模式,建立检察官走访企业连心互动制度,实行涉企投诉优先受理、涉企案件优先办理及强化对涉企民事、行政诉讼活动法律监督“两优先一强化”工作机制,发出检察建议12件,依法办理涉企诉讼监督案件2件。
县司法局落实“一企一法律顾问一联络员”机制,指导完成981名行政执法人员换证,代理民营企业诉讼案件5件,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纠改微小企业不规范使用营业执照行为25户,为企业法人提供法律服务120件次,助力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保护合法、打击违法,加大法治保障力度
“接到这起两家企业财产纠纷案件后,县法院及时采取‘活封’措施,和解执行标的额190万元,在保障申请执行人债权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不利影响,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确保了企业平稳有序、正常运营……”县法院执行局局长彭林海说。
全县政法系统始终寓法治于服务监管之中,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防范风险隐患,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法人量身定制“普法课程”,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企业及周边治安巡防和社会治理,新增企业路面监控24个,建立警企联防机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1处。
——保护合法权益,对涉企案件审慎合理适用法律赋予的强制措施,灵活采取变价、活封等柔性执行措施,健全执法单位“两轻一免”清单,办理柔性执法案件85件、免于处罚26件、减轻处罚59件,采取“活封”措施,办理涉企执行案件8起420万元。
——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快受理、快立案、快侦查、快告知“四快”机制,严打侵害企业利益、扰乱企业周边秩序、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等违法犯罪,查处职务侵占案件1起、取保候审1人,查处经济犯罪案件20起,挽回经济损失134.95万元,彰显法治权威、保障企业权益,护航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