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庆阳市公安局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立足实际,紧扣民生、扛牢主责,全面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有效推进“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为推动庆阳高质量跨越发展、建设陕甘宁区域中心城市营造高效和谐的发展环境。
坚持在“放”上做文章 简化公安行政审批服务
市公安局全面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证明和手续,梳理“最多跑一次”和“网上办理”事项清单,统一规范了“最多跑一次”办事流程和审查工作细则。按照《全省公安机关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实行“一窗受理、集中审批、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的运行方式,压缩审批时限、推动流转提速,审批事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审批项目按时办结率达100%,现场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9%以上。进一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强化对审批服务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督,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效能,实施随机抽查事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确保行政审批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启动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三项制度”,“微户政”上线运行,有效解决群众户政业务办理难题。全市8个公安户政大厅和121个户籍派出所已全部开通甘肃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户政业务,共受理跨省身份证制证1330张,为急需用证和残疾人开通绿色通道办理证件256张,开具临时身份证明6777张,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638张。对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已实现跨省和省内通办。证件邮政寄递上门、为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提供便利措施、设立了群众办理业务“绿色通道”等措施已落实到位。针对老年人办证难问题,推出专人引导协助和现金缴费收费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946件次,共接待临时来庆境外人员182人次,全年共签发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40人次,办证窗口延长工作时间,星期六、节假日开放业务办理,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共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42件次。今年上半年,警务大厅在市政府服务中心考核中名列前茅。
坚持在“管”上下功夫 优化公共服务管理
紧盯治安管理工作的难点, 重点“防”。坚持主动创建和全警创建,不断总结推进“零发案小区”“无案村居”等经验做法,推动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等“平安”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全市公安机关积极汇报党委政府,主动对接住建、财政等部门,参与到全市247个老旧小区智慧安防建设工作,联合审查改造方案,提出公安意见。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6个集车辆自动抓拍、智能门禁于一体的标准化智慧安防小区。共安装人卡9套、车卡19套、智能门禁117套、监控探头1049路、一键式报警5个、鹰眼探头4个、wifi探针7个、环境监测仪2个、电动车报警4个、高空抛物监控探头29路。优化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方案,加快完成时间进度,挂图作战,已招标在建104个,预计于11月底建成。坚持把“护校安园”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护学岗”3800余个,全市1927个中小学、幼儿园“一键式报警”联网数1927个,联网率100%。
坚持在“服”上求突破 优化“最多跑一次”举措
按照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民警少受累”,做到既便民惠民、又省警利警。深化拓展“互联网+警务”,拓展二维码门楼牌应用,利用安全防范宣传等类型的APP,研发推广“二维码+打击、防范、管理、服务”,实现基础信息自主申报、服务群众、“一码通办”等功能。截至目前,全市二维码门楼派累计上墙61.95万个,今年新增上墙6545个。打通“交管 12123”支付宝、微信小程序服务渠道,部署自助在线应答服务、自助语音服务和人工座席服务等多种模式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不同目标人群、不同文化层次的服务需求;构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多元化告知服务体系,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工作。全面实行“一站式办理”服务,并为老弱病残孕提供上门服务;全市公安交警部门配置流动便民服务车,走街串巷,进村进社,为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办理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交通违法处理和电动车等相关简易业务,随车民警现场开展咨询和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全市设立60个车管便民利民服务点,依托“交管12123”手机APP,办理互联网“免签”1.4万人次,快速处理轻微交通财产损失事故5938起,受到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