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庆阳市镇原县公安局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打、防、管、控、宣”五措并举治理电信诈骗,不断掀起为群众办实事热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构建全新宣传模式 铸造防诈铜墙铁壁
7月13日,镇原县公安局南川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冒充乡镇领导实施微信诈骗。接到报案后,南川派出所迅速联系受害人郭某,告诉他这是一种新型电信诈骗,让他停止与骗子对话,不要泄露任何个人信息。
“线上+线下”,镇原公安坚持宣传“全覆盖”。将微信作为宣传防范电信诈骗源头治理的重要平台,构建全覆盖宣传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反电信诈骗宣传。以行政村、自然村微信生活群作为基础单元,构建二级宣传体系,建成反诈宣传微信群1544个,覆盖全县215个行政村1949个自然村、47个小区,覆盖率100%,群内人员15.5万人,每个最小单元群众内均派驻警务区民警,警务区民警在微信群内发布预警信息30期。全面推广精准防范电信诈骗“金钟罩”小程序,实现辖区扫码注册全覆盖,全县注册10.7万人,受保护人数14.5万人,平台有效预警1203起,成功劝阻诈骗案件1201起。
“这种宣传方式很有作用,覆盖了全县所有村、组,不留死角,没有盲区。尤其是农村薄弱地带,我们平时掌握不到的地方,这次通过微信宣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岔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袁彦军说。
数据溯源数据赋能 升级电诈治理手段
今年以来,镇原县公安局投资16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电子数据勘察取证分析实验室,购置安装现代化侦查取证设备20余套,为打击电信诈骗提供技术支撑。县公安局为基层派出所新购置基础数据采集设备8台,新设备运行以来,采集涉案人员手机“四码”数据和网络账号、网络好友、手机通讯录等信息1934万条。
“协作+联动”,镇原公安筑牢反诈“防火墙”。坚持打电诈、断两卡,深入研判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规律,总结形成侦办电信诈骗案件整套思路,靠前指挥、合成作战有效保障案件侦办,数据溯源、电子勘验为打击电诈提供技术支撑,精准分析信息流、人员流、数据流、资金流,集中力量查源头、摧网络、捣窝点、抓金主、断资金。通过“反电诈大数据会战”“净网2021”等专项行动,镇原公安打击电信诈骗成效显著,2021年上半年,反诈民警克服疫情影响,依托合成作战、信息共享等技术手段,侦破获网络违法犯罪案件48起,案件侦破率大幅提升;扣押涉案资金110.36万元,冻结涉案资金1030.66万元,发还受害人被骗资金83.96万元。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为我们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7月20日,网安大队接报一起电诈案件,民警迅速对资金、信息双向截流,成功为群众挽损9.1万元。受害群众专程为办案民警送上锦旗。
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织密反诈社会巨网
“为了更好地阻止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县公安局不断优化预警劝阻和拦截止付流程,明确首接责任制和劝阻责任制。这在业内是一项创新。”网安大队办案民警刘翼展说。通过不断摸索,镇原公安逐步建起“两个责任”落实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反电诈操作流程规范易行。
“预防+劝阻”,镇原公安争做反诈“领头人”。坚持“事前防范”的工作理念,修订补正、创新制定多项反诈机制,以新应新、以专制专,切实守牢预警反制第一道防线,打好“防御战”。依托“一标三实”和社区警务,组织社区民警进千家万户,现场讲解预防电诈知识;依托中心户长和治安户长,发挥“触角”作用,及时入户、当面劝阻,提升预防电诈的实效性。
“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来,镇原公安坚持打防并举,24小时值班“防诈金钟罩”预警推送劝阻;强化打击力度,抓获涉网犯罪嫌疑人25人,打击黑灰产团伙5个,破获案件3起。5月份以来,全县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呈逐月下降趋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效果显著。
“电信诈骗‘断卡’行动中,镇原公安核查公安部下发的线索9条,核查省级电诈平台下发的线索61条,集中破获了一批‘两卡’犯罪大案,捣毁了一批黑灰产业窝点,惩处了一批违法失信人员。电信诈骗治理收到了理想效果,受到了辖区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网安大队大队长肖赤新高兴地说,作为全县打击电信诈骗案件的主力军,他对未来的工作格局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