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西峰区以“大巡防”体系建设构筑平安网纪实

编织“平安网”百姓享太平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3-12-25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庆阳市西峰区在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的同时,以“平安建设”为主线,构建起了“技防体系引领、打防管控结合、点线面网相连、攻防联动对接”的社会治安大巡防体系,全面加强了社会面动态管控能力,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既富又安”之路。

夯实平安“地基”:“科技+传统”与“集中+常态”并举构筑铜墙铁壁

轻点鼠标,犯罪行动轨迹被大屏幕牢牢锁定;屏幕亮起,安全隐患被及早发现;警报一响,一对一地精确指挥和一呼百应的集群指挥将犯罪行为牢牢遏止……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影视作品中才有的镜头在西峰区随处可见。

2013年3月2日,西峰区周祖广场发生一起公交车被劫持案,从发案到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仅仅用了20分钟。这是西峰区现代信息化指挥中心建成后破获的一起经典案例。公安分局指挥中心通过高清视频监控、GPS卫星定位、350M无线警用集群对讲等多功能的警用系统,点对点地精确指挥调度周边警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处犯罪行为。

近年来,西峰区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将警力推向街头路面,在城区推行“网格化”巡控机制,将城区划分为8个巡防区域、24个大网格、108个小网格,每个巡区安排1个巡警中队,15名队员,1辆巡逻警车流动巡逻、就近处警;在城区主干道、繁华街口、交通卡口安装了高清监控、电子警察,城区中小学、乡镇街道和农村主要路口安装了标清摄像头;城区重点出入路口设立了既是堵截点,又兼顾巡逻、治安的综合警务站……5000多万元资金投入、334名新增警力、800多个监控摄像头、21辆流动警务车、20辆治安巡逻车,30辆警用摩托车……一系列的举措和数字构筑的不仅是动静结合、人技结合的现代化治安巡防体系,更是让城乡百姓安居乐业的有力屏障。

创新社会管理:用“小平安”促成“大平安”

“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家里进过贼、还丢过自行车,可现在,社区管理得好,还有监控,放心多了。”居住在东湖安居小区的王小亮,说起小区现在的治安十分满意。

东湖安居小区曾是案件高发区,小区的安全管理、消防防汛、应急救援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隐患。2011年,西峰区政府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对东湖社区的基础设施、物业管理、社区服务进行全面改造,并在社区里建成了“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将辖区内的人口信息、地理信息、实景监控信息和社区各项工作融合,按1:500的比例做成社区实景模式图,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轻松的将整个小区的每一个角落纳入眼底,遇到突发紧急状况,通过实景图可以测量距离,以最快的速度集结警力。社区还利用平台开展24项民生服务,10种查询方式和短信群发功能还可以快速便利的组织社区活动……现如今,不仅社区的环境好了,频发的偷盗案件也销声匿迹了,居民住的更舒心了。

这只是西峰区“小平安”的一个缩影,西峰区在15个社区、7个乡镇、34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都配备了相应的警力和安防设施,一个个社会“小单元”的平安渐渐勾勒出了幸福西峰的“大平安”。

凝聚合力防控:从“独角戏”变成“交响乐”

连续两年,西峰城区街面可防性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特别是抢夺案和盗窃车辆案件在2013年下降率分别达到了33.7%和70.67%,刑事发案大幅回落的背后不单单是科技和警力相结合的成果,更是每一个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和市民的共同努力。

交警部门在数字监控的同时,分布警力在校园门口、重点路段护送学生过马路,疏堵保畅;运管部门通过GPS定位系统,对全区出租车实时监控,不仅能协助公安部门破案,还有效预防了出租车抢劫案件的发生;教育部门通过“平安校园”监管中心,24小时对校园重点部位、周边区域实时监控,全区61辆校车的行车路线、行驶速度也一应掌控……乡镇、社区、村组、单位、企业分别建起了治安维稳信息员队伍,并为环卫工人免费配发了手机,集中环卫保洁员、出租车司机、热心市民建立起基层治安维稳信息员队伍。全区3000多名信息员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如同一张大网,撒向城区的每条街道、每个小区,甚至每个角落。

“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群防、单位有技防、院落有人防”成了西峰区平安建设的真实写照。难怪西峰百姓说,“很安心,很放心。”(郭勇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