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原县综治中心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运用“六尺巷工作法”,以“四个聚焦”为抓手,全面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三调对接、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全县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7.7%、17.3%,信访总量批次下降20.5%,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聚焦阵地建设,筑牢平安建设“指挥部”
2022年,在全市率先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并投入实体化运行。今年以来,镇原以“五有”目标和五个“规范化”建设为指引,改造提升办公场地。现有服务面积2000平方米,划分3个功能区,设置1厅+25室,工作人员21名,全面提供信访受理、纠纷调处、心理服务、法律咨询、公证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立案等服务。建立常驻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实现群众申诉求决类事项“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群众接待大厅设导服台、休息区,配置法律服务机、阅报栏、安保器材,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舒心。同时,布设了剪纸、书法、刺绣等法治文化艺术作品,营造温馨、和合的氛围,使综治中心真正成为既有法治刚度又有人文温度的和谐家园。
聚焦矛盾调处,构建纠纷化解“终点站”
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在多元化解区设综合调解室4个、类案调解室3个。聘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曹勇、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李雄飞坐班调解,专职调解员达4人,部门常驻调解员12人,随叫随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4个、志愿服务队4个16人,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全国敬业奉献好人夏小龙入驻,增强了综治中心知名度、吸附力,形成“专职+常驻+随叫随驻+社会力量”四支调解力量。全面推行“235”分级调解机制,压实乡村属地责任,落实前端治理,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化解体系,全县85%的矛盾纠纷在乡村两级得到有效化解。对于重大矛盾纠纷,县综治中心成立调解专班,下沉一线调解,截至8月底,共化解矛盾纠纷4460件,化解率90.6%。
聚焦网格服务,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
按照每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的标准,划分管理网格481个,配备网格员481名。建立“党建+网格化”工作机制,每个网格均成立了党小组,网格员中有94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制定下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加强调度考核,每天随机调度20名网格员,每月实现全覆盖。创新推行网格员“五个一”工作法,确保各类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方式提升网格员能力素质,今年以来,共组织县级培训4场次,乡镇开展业务培训38场次。常态化开展“进百家门、排百家忧、解百家难”等活动,网格员上报网格事件16447条,办结率98.8%,实现一切“区域在网格、工作到网格、治理有网格”。
聚焦数据赋能,打造社会治理“晴雨表”
成立分析研判专班,线上依托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平台、陇情E通、命案智能预警等系统,每日汇总分析信息数据,研判矛盾纠纷。线下建立政法各单位信息数据融合机制,每月收集整合“110”警情、刑事、治安、交通事故、诉调对接、“12345”热线等数据,进行研判分析,形成社会治安形势评估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成为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