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矛盾纠纷“333”多元化解路径
让“枫桥经验”在“古象故里”坚持和发展
合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赵立
近年来,合水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探索建立“333”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践路径,推动资源力量向一线倾斜、治理效能在一线提升。全县9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信访总量分别同比下降35.4%、19.1%、15.6%,连续32个月保持命案零发生。
三级书记统筹抓,拧紧责任链条。坚持三级书记负总责、具体抓,系统谋划,强力推进。县委政法委书记全面落实主动创稳政治责任,抓全局、抓统筹,横向推动县级综治中心+18个行业部门+N个社会组织联调联办,纵向压实县综治中心+12个乡镇+113个网格排查化解责任,形成一盘棋调度指挥、一个中心统筹协调、行业部门联动指导、乡村前端排查处置的工作体系。定期召开会议调度研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牵头包抓重大矛盾纠纷和县委交办的信访问题,推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矛盾联调、稳定联创。乡镇党委书记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健全乡镇政法委员统筹、乡镇综治中心实战运行、矛盾纠纷包案化解、班子成员轮岗坐班接访等制度机制,定期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主动创稳工作,带头开展“四个走遍”,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村(社区)支部书记全面落实村(社区)社会治理直接责任,推行村干部包片、党员联户,以专职网格员为主力军,统筹调动退休老干部、驻村干部、公益性岗位等力量,开展日常走访巡查和前端预防处置,及时收集掌握社情民意、人口信息、安全隐患、矛盾纠纷、重点群体需求等第一手信息,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
三级组织分层调,织密化解网络。落实矛盾纠纷三级管控措施,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梯次过滤、就地化解的多元解纷工作模式。村级源头排查、就地化解。探索建立“1234”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一处民事直说平台,畅通线下(村干部、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线上(村组微信群、村支书热线、网络意见建议)“双线”排查受理渠道,规范排查、汇总、研判三项工作机制(网格员日排查、村调委会周汇总、村“两委”月研判),推行村“两委”“四联”调解模式(村干部联合网格员“随手调”;联合村里家族理事会、长辈长者等运用人情威望、家规家风“亲情调”;联合“五老”、致富带头人等乡贤能人“说理调”;联合民辅警、法官、律师及乡镇职能站所“多元调”),及时将“五小矛盾”(小问题、小争吵、小纠纷、小隐患、小案件)和初信初访问题化解在初始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太莪乡太莪村王氏家族“八步调解法”、“背包警务”“大棚警务”“庭院说法”等经验做法得到有效推广。乡级承上启下、联合化解。聚焦村级上报、警情推送等情况复杂、问题交织、跨村域矛盾问题,推行“1+3+4+N”工作机制,“1”是实行乡镇综治中心与司法所、便民服务中心融合办公,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受理化解中枢平台;“3”是建立“红黄绿”三色分级化解管控机制,绿色等级(低风险)矛盾问题由综治中心分流至司法所集中化解,黄色等级(中风险)矛盾问题由乡镇政法委员组织研判,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包案,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参与联合化解,红色等级(高风险)矛盾问题提交乡镇党委会议研究,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包案,“一案一策一专班”攻坚化解;“4”是发挥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和法律顾问四支“尖刀”力量作用,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专业化支撑;“N”是协调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参与,增强化解工作整体性和协同性。同步完善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解、督办、回访全流程闭环运行和“3715”(绿色等级3日办结、黄色等级7日办结、红色等级15日办结)限时办结机制,切实将婚姻、邻里、地界等矛盾纠纷化解在乡镇一级,实现“大事不出镇”。西华池镇充分运用“1+3+4+N”调解模式,今年化解甜永高速项目料场复垦、马某伟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292起,警情类矛盾纠纷化解率100%,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手抓、两不误。县级强化支撑、兜底化解。聚焦“五个规范化”和“七中心合一”建设要求,将县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体迁建至朔州东路临街门面,统筹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职能,建成标准化阵地1280㎡,打造矛盾纠纷“集散地”和多元解纷“终点站”。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设置3个功能区和23个功能室,18个部门53名人员常驻、轮驻、随驻,“一站式”全量受理乡镇上报、三调对接流转、部门共享推送、群众直诉直访、上级交办督办等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诉求,分类流转至5个类案调解室和金牌调解室调处化解。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128件(县乡综治综治中心受理1375件、诉调1181件、警调560件、访调12件),成功化解2838件,村级、乡级、县级分别占比10.7%、77.3%、12%。
三支力量下沉攻,凝聚治理合力。聚焦油气开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突出问题,以县综治中心为平台,组建重大现实矛盾、重大项目建设矛盾、重大涉油矛盾三支下沉调解工作专班,下沉乡村化解支援。打造专群结合的下沉队伍。由县委分管领导“挂帅”,抽调12名退居二线的派出所原所长、司法所原所长、基层法庭原庭长和金牌调解员、驻点律师,采用“专班+乡镇、部门力量+基层群众”形式,“一案一策”化解矛盾。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针对重大矛盾问题,建立县委统筹调度、督办落实,工作专班现场沟通、说理释法,条块力量协同配合、联动攻坚的工作机制,全力破解房地产、经济金融、征地拆迁等行业领域涉及的多头上访、扬言采取极端行为的矛盾问题,先后化解西合一级公路、陇电入鲁等重点项目征迁、石油产业开发、房地产重大矛盾问题109起。完善联通顺畅的保障机制。推动部门协调联动,住建、民政、自然资源、石化等职能部门群策群力、紧密配合,共同制定化解稳控方案,从政策供给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全力破瓶颈、攻难点,为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