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甘肃环县:“检察+政协”推动城区盲道常态化保护

来源:环县检察院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8-19
字号:A A    颜色:

他们不再为出行难发愁 

甘肃环县:“检察+政协”推动城区盲道常态化保护

“大家看,这段盲道上个月还是坑坑洼洼的‘断头路’,现在地砖铺得平平整整,导向也清晰多了。”近日,甘肃省环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与该县政协委员一同回访盲道治理整改落实情况,亲眼见证了这条盲道重焕新生。

从发现问题到推动整改,再到长效机制建立,这场持续近一年的盲道治理行动,藏着检察力量与民主监督携手守护特殊群体权益的细致考量。

一份政协提案牵出的“出行难题”

2024年6月28日,环县检察院联合该县政协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治理专项监督活动。

此前,环县检察院与该县政协会签了《关于建立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此次专项监督的缘起,是一份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强视障群体基本权利保护的建议”提案,提案中提到城区部分盲道“走不通、不安全”。这一问题在“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衔接机制”下,迅速进入检察机关的视野。

专项监督团队深入学校、医院、小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对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展开拉网式排查。环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对照国家标准文件,逐段检查城区盲道:有的绕不开地上构筑物,铺设得七拐八绕;有的走着走着突然中断,成了“断头路”;还有的地砖缺失、翻起,破损后迟迟无人修复。这些问题,都与国家无障碍设计标准相去甚远。7月上旬,环县检察院对县域盲道建设情况正式立案调查。

一场听证会聚起的“治理合力”

“盲道是视障群体的‘眼睛’,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出行,更是对他们基本权利的忽视。”承办检察官坦言,但是盲道治理涉及住建、城管、社区等多个部门,职责交叉容易导致“踢皮球”。

要解决问题,首先得弄清楚盲道到底归谁管,整改标准是什么。2024年8月19日,环县检察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相关行政单位负责人、小区物业代表、居民代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会上,各方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了各部门在盲道整改工作中的职责。检察机关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工作建议,并与该县住建局深入沟通磋商,得到该县住建局的采纳。

随后,环县检察院依法向该县住建局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对不规范盲道按标准重新规划设计。考虑到整改的专业性,检察机关主动联系市政工程专业人员为整改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召开整改协调会,现场研讨整改方案,确保整改工作科学、高效推进。

一纸检察建议推动的“长效守护”

环县住建局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行动,成立市政基础设施排查专项工作组,对城区盲道展开全面排查整改:重新铺装盲道84处、维修26处,长度达230.18米;重新铺设人行道渗水砖补装盲道74处,长度为1124.37米。此外,还加强日常巡查管护,每天至少巡查2次,及时处置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环县检察院与该县住建局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积极帮助解决整改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今年3月10日,承办检察官邀请政协委员、残联工作人员参与“回头看”,现场为整改效果打分。“我们还和残联、住建、城管等部门签订《无障碍设施管护协同协议》,通过定期联合排查,让保护形成常态。”承办检察官介绍。

“检察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协同发力,让每个特殊群体成员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一位参与整改回访的政协委员如是点赞。(南茂林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