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4月10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暨基层多元解纷机制联席工作会议在西峰区人民法院后官寨人民法庭召开。会议由西峰区人民法院组织,后官寨镇人民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市场监管所、学区、妇联、金融调解委员会、说和工作室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会,共商基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新路径,聚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传承“枫桥经验”,打造解纷新标杆
会议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主题,围绕“枫桥式人民法庭”的职能优化、多元解纷机制的系统化建设展开研讨。会上,后官寨法庭庭长提海峰介绍了后官寨法庭的创建成果:
纠纷源头治理
法庭大力推进调(解)、立(案)、审(判)、执(行)、访(信)一体化,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的便捷诉讼服务。法庭内设立执行工作室,便捷当事人就近申请强制执行。在辖区内开展法治小课堂、巡回法庭、法治宣传、培训等工作,致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多元解纷机制
在嘉鑫国际建材城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巡回审判点”及 “诉源治理工作站”,一庭多点便利当事人纠纷就地化解。配合党委政府开展普法宣讲、发放普法材料,配合学校送法进校园,开展法治课堂;
智慧法庭建设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现案件电子管理、电子送达。通过云上庭审设备,提供在线调解、远程庭审等诉讼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多元联动,织密基层解纷网络
参会单位代表围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法庭与各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协作联动、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基层多元化解纠纷合力,及创建枫桥法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等方面畅所欲言,向后官寨人民法庭提出宝贵经验与建议。
凝聚共识,共筑平安法治基石
西峰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孙述伟指出,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的最前沿,承担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西峰区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司法为民理念的关键举措。
后官寨人民法庭将具体做到: 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坚持党委领导,发挥法庭在基层治理中的专业服务保障作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依法支持“无讼”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机制,依法指导制定村规民约,有效支持培育“法律明白人”“村居法治带头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构建立体解纷体系。以人民法庭为主,设立巡回审判点、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站、法官联络点,推动解纷从“法庭内”向“法庭外”延伸。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平安办等解纷组织的信息通报和协调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诉源治理一盘棋格局;定期向镇党委、政府通报人民法庭案件受理情况,共同分析研判、定期会商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化解风险提供重要参考,切实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做实诉调工作对接。坚持把诉调对接作为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诉前的有效途径,全力构建“非诉挺前、应调尽调、诉讼兜底”的解纷模式。坚持调解合法自愿,推进“分调裁审”,坚持“先行调解一批、速裁快审一批、精审细判一批”和“简单案件先行调、复杂案件指导调、疑难案件法官判”,有序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后官寨法庭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结合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积极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基层治理合力,积极融入镇党委、政府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增强人民法庭实质化解纠纷的能力,积极创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枫桥式人民法庭”特色品牌,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贡献更大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