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身穿法袍,手持法槌,胸怀天平的人民法官”“有矛盾纠纷随时可以和他们联系帮咱们解决”“联系点法官把我们之间的矛盾纠纷也调解了,再不用去法院打官司了”,当地群众议论纷纷地说。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已极大得到满足,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上立案、缴费、开庭等,“打官司”对人民群众来说,已经方便了许多!为了更进一步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探索和实践“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环县人民法院依托“法官联系点”,推动审判服务前移、审判力量下沉,努力将大量矛盾纠纷化于基层、止于诉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足不出户”的司法服务。
环县“法官联系点”设立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调解处理了多起矛盾纠纷,赢得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审判服务前移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止于诉前
“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不仅仅体现在一份份生效的裁判文书上,更是让人民群众有需要时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处理矛盾纠纷”。环县建立的“一乡(镇)一法官”制度,推动审判服务前移,让法官与乡村干部、广大群众零距离接触、常态化联系,及时掌握了解基层矛盾纠纷,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2024年11月,洪德镇境内一乡村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交通事故。张某无证驾驶农用拖拉机上路行驶过程中,不慎撞伤正在路边行走的陈某,因伤情过重,陈某当场死亡,该事件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稳妥处理纠纷,保障受害人家属的合法权益,经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联系,洪德镇联系点法官立即与当地司法所、派出所及交警部门对接,共同开展调解工作,联系点法官从法律后果及责任承担等多方面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理,积极引导双方理性解决纠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双方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了一致协议。该案的成功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审判力量下沉 为群众提供“足不出户”的司法服务
“经常性地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村庄院落”是环县人民法院近年来传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司法为民、便民的有力举措。环县“法官联系点”更是将这一举措拓展至诉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近日,虎洞镇辖区内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双方当事人系表兄弟关系,因土地经营权归属问题发生矛盾已长达数十年,积怨较深,当地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多次介入调解,均未果。联系点法官与当地村委会沟通后,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细致听取了各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诉求,现场重新丈量土地,并邀请当年参与分地的村干部、熟悉情况的年长村民还原历史情况,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材料反复核实后,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规定和诉讼风险,经过多轮耐心调解,当事人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积怨,达成了一致调解协议,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这场持续多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得以圆满解决。“法官联系点”这一基层调解“前哨”,再次彰显力量,不仅解决了土地纠纷,更是修复了破碎邻里情,为乡村和谐稳定注入司法“强心剂”。
据悉,环县建立“一乡(镇)一法官”制度,在全县20个乡(镇)设立“法官联系点”,并制作了统一的联系法官信息公示牌,让人民群众有需要时能够及时联系上法官。“法官联系点”自设立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6场次,指导人民调解矛盾纠纷76起,参与调处12起,巡回审判5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