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视窗

马天龙:枝叶总关情 点滴映初心

来源:庆阳政法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4-01-26
字号:A A    颜色:

马天龙,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庆城县人民法院党总支委员、第一党支部书记、立案庭副庭长、诉调对接中心主任、工会主席。身为退役军人的他,34年如一日,时刻不忘以军人本色和共产党员的初心要求自己,默默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

把群众当亲人,干戈也能化玉帛

走进庆城县法院信访大厅,红色的“党员示范岗”桌牌非常醒目。马天龙说:“不要认为我们是法官或者司法工作者就高高在上,其实,我们就是人民的公仆!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

为了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信访苗头,他把涉诉信访的“中转站”——信访室,改变为即接即办的信访事项化解“集散地”,第一时间与涉访案件承办人沟通、协调,合力做好息诉罢访工作,把信访问题解决在首接、首办环节。

三十里铺镇村民姜某与胡某发生争执,继而引发撕扯。由于原告姜某要求胡某赔偿的诉请理由无证据支持,法官告知其有败诉风险,姜某听后便四处上访。他耐心细致地给姜某做思想转化工作,劝他不要因为一时的突发事件埋下永久的仇恨。待姜某情绪稳定后,他拨通了法庭庭长的电话,沟通思想,达成共识。法庭当即传被告到庭做调解工作。原告在院机关信访室,被告在马岭法庭,一场“背靠背”的调解同步展开。几小时后,双方终于消除了对立情绪,达成调解协议。第二天,胡某当庭赔情道歉并履行了赔偿义务,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又成为了好邻居。

负责信访工作11年,他始终把尊老爱幼的美德践行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三声六心”工作法——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热心、答复耐心、帮助诚心、处理公心、对来访人关心、和来访人交心。通过给来访人让个座、倒杯水、送出法院大门以及给年迈的老人买碗饭、将其送到车站买张回家的车票等这些小节,体现人文关怀,为信访人息诉罢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只要群众满意,再苦再累又何妨

为了减少当事人的经济负担,他帮助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手机应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申请诉前调解、在线立案、远程调解、手机缴费。从当事人要求立案申请调解,到案结事了,用时不到1小时是常有的事。

四川省射洪县金华镇罗家山村村民庄某,曾在庆城县经营熟食店二十年。至2017年3月,孙某共拖欠货款20000元。在零零碎碎归还7000元后,双方失联。听闻庄某路途遥远,希望能够尽快调处。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将被申请人叫到调解工作室就地现场调解。经过一中午耐心细致地法律宣讲,孙某当场还款2000元,与庄某签订了分期付款的协议。

由于许多当事人在外打工,只有下班了才有时间,他就利用午休时间和晚饭后通过音视频远程在线调解诉前案件。

2012年王某向亲戚武某借款10000元,约定借期3个月,利息每月150元。截至2022年1月,多次变更的还款期限形如虚设,王某也仅支付利息2000元。武某多次催要无果后遂线上申请诉前调解。他通过电话协商,双方达成了一月内即归还本息11000元的还款协议。王某和武某通过微信小程序“多元调解”签字确认,这起历时11年的民间借贷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双方当事人没有跑一步路就化解了矛盾,解决了纠纷。

3年来,他继承和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诉前调解案件2680件,成功1741件,其中861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远程在线进行调解,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省委“三抓三促”行动部署以来,他细心钻研,积极探索诉源治理工作新举措,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实质化运行,总结出“一平台、双车道、三路径”矛盾纠纷化解“枫桥式工作法”,被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推广。2023年,他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1项,开展诉前调解等课题调研10项,完成调研报告5万余字,撰写《小小“红苹果”添香乡村治理“大枫景”》等新闻报道30余篇,中国长安网、民主与法制网、学习强国、甘肃党建、腾讯、搜狐、网易、今日头条、甘肃法制报等刊发20余篇,庆阳审判杂志刊登2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把群众放心里,点点滴滴也是情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帮扶6户群众,结对关爱1户残疾家庭。先后协助贫困户徐某申报慢性病救助,联系县残疾人联合会为刘某办理了残疾人证。每年他都会给帮扶对象送去米面油和衣物,为他们“赚钱”出谋划策。在他的扶助下,帮联的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过上了舒心的好日子。

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每逢春节和“七一”前夕,他就会带领党员代表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开展党员“进社区送温暖”活动,至今已看望慰问社区老党员和高龄老人40人次,把基层党组织的关爱送到群众家中。

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县医疗保障局发出《爱心捐赠行动倡议书》,当天,他就通过微信给庆城县红十字会转账500元。无论是“7.15”洪水灾害,还是积石山县地震,对他来说捐款是必须做的一件事。他通过支付宝捐助“白血病患儿关爱计划、为孩子们建设校园安全饮水工程”等144个捐助项目,帮助人数239人。借助蚂蚁森林和众多爱心人士一起在阿拉善地区、武威地区等植树造林,为清水河保护地、德钦保护地守护土地。参加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先后救助大病患者34人。获得“助人为乐”“爱的天使”“爱的奉献”“守护天使”等6枚荣誉勋章。

多年来,马天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一点一滴实现着对组织和群众的承诺。曾连续3年被评为庆城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获得县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4次,被县委政法委评选为诉源治理工作先进个人,被县委、政府授予庆城县“十佳”政法干警荣誉称号。先后被法院党组评选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诉前调解能手、诉调对接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