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庆阳市庆城县人民法院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开拓诉源治理渠道,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速诉前诉中调解“双驱动”,以更加便民利民的司法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平安家园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庆城县法院通过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打造“多元解纷为民服务”品牌,被最高法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庆城县法院法官在马岭镇评理堂调解一起租赁纠纷。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摄
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点击获取位置进行证件核验完成注册直接登录,点击我要立案,按照提示操作就把案子给立了。”租住在华池县的王某霞说,“我和丈夫闹矛盾好多年了,这次他离开家半年了,既不管我也不管孩子,我想离婚,正犯愁要去庆城县立案没有人管孩子,听说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就能办,于是在手机试了试,没想到真的立案了。”
记者了解到,庆城县法院整合诉讼服务窗口,设立多功能一体自助立案、材料收转等智能自助服务终端,整合诉讼服务窗口,实现诉讼服务厅、网、线三位一体,为当事人提供“服务事项一体集成,服务内容一网通办,辅助事务一站统揽”的“互联网+”“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
邀请中国农业银行庆城县支行入驻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讼费收缴便民服务点,通过现金、微信、支付宝等所有支付方式收取诉讼费用,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少跑路”。
同时,法院积极宣传推广引导当事人手机应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通过网上立案2040件,电子送达2370件,做到了让群众能随时随地申请调解、远程立案、在线音视频调解,切实享受到快捷方便的诉讼服务。
提升审判执行“加速度”
庆城县法院实施案件繁简分流机制,2023年速裁团队审结案件825件,调解322件,平均审理天数18天,和2022年的办案天数21.6天同比下降16.7%。
2023年,全院审理民商事案件3337件,调解撤诉1734件。通过设立“驿马工业园区巡回法庭”,受理涉企纠纷29件,调撤17件,涉及标的519万余元;审结涉金融机构案件22件,涉案金额257万余元。审结行政诉讼案件7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发出司法建议20条,反馈采纳率达90%。
同时,人民法庭在辖区人口重镇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巡回审判点”,法官走进“法治讲堂”“说理堂”“评理堂”和“道德讲堂”,开展法治巡回宣传、案件巡回审理、调解巡回指导,实现“审理一案,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建起诉源治理“桥头堡”
“感谢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调解员和速裁中心的法官帮我们要回了55户拖欠近两年的物业和垃圾处理费。”庆阳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某感激地说。2023年4月,庆城县法院诉前调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13件,速裁中心简案快办调解成功45件,并全部履行完毕,为庆阳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收回物业和垃圾处理费近6万元。
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庆城县法院先后邀请15个乡镇、城区6大社区调解委员会、县乡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基层治理单位和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延伸到基层。人民法庭分片包抓,主动创稳,在全县15个乡镇设立34个“马锡五式法官联系点”,在164个村(社区)张贴“一村一法官”公开栏,建起“法律流动诊所”,为村集体和群众及时提供法律法规解答、法治宣传学习、风险评估及矛盾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760余人次。
同时,派驻优秀党员干警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加入驻村工作队,在马岭镇马岭村、南庄乡何塬村、土桥乡西掌村挂牌成立“人民法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起诉源治理“桥头堡”,搭起服务群众“连心桥”,“抓前端、治未病”,打造服务群众最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