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法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关论述,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以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度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2022年3月被西峰区委区政府评为2021年度帮扶先进集体,2022年董志镇廖坳村赠与“情系群众办实事,热情帮扶暖人心”锦旗一面。
以“风雨扑袭无摇摆”之姿
稳“定向航行稳驭舟”之舵
西峰区人民法院坚持把党建放在第一位,指导协调驻地两委班子牢固树立“党建引领一切”的工作思路,不断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为廖坳振兴贡献力量。一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返贫工作难点,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帮扶工作决策部署,党组成员多次深入帮扶村组调查研究并研究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员。院党组慎重考虑,把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三名优秀年轻同志派到村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并为他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扎根农村且有所作为。三是协助村两委班子,不断完善和规范党员目标管理,壮大党员队伍,全年共发展2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民主生活会2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邀请联村领导、包村干部等讲党课4次、进行党员理论测试4次。
以“固强补弱促增收”之策
通“产业整改快致富”之路
廖坳村位于董志镇东南部,东接什社吴川,南邻宁县焦村,西连吴庄,北与六年隔沟相望,曾是我区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2013年以来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205人。多年来,在区、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全村2333名群众通过不懈努力,2019年整村脱贫,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西峰区法院立足村情户情,坚持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实行“抓产业、抓整改、抓巩固、抓保障、抓文化”五抓制度,确保群众生活水平稳固提升。一抓产业,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致富思路,多方争取为西峰乾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接通水源、三相动力电,帮助驻地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护航生产建设。二抓整改,争取农网改造项目,为廖坳村庄前组新改高压线路1000米,低压线路1500米,安装100A变压器1台,并对庄前组产业道路砂石硬化4.5Km。争取乡村振兴局项目款10万元,为庄后组铺设排水管道150米。争取自然资源局撂荒地整治项目,为庄前组平整土地74亩,冯庄、沟畎组平整土地270余亩,加大粮食种植。2022年改造卫生旱厕70户。三抓巩固,坚持帮扶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立足农业农村司法需求和村民诉求,组织全院干警对建档立卡户进行“拉网式”走访排查3次,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增强司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抓保障,协助村两委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有效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吴庄、廖坳拨付帮扶资金各5000元,购置煤炭4吨,解决村组办公设备陈旧和冬季取暖问题。为107户帮扶户他们送去粮、油等生活物资,保障被帮扶群众温暖过冬。五抓文化,深耕法治文化功能,为乡村振兴铸魂。积极推进移“法”于俗,在调解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法治力量引领文明新风,以社会新风促进乡村和谐、助推乡村振兴。
以“事事躬身须俯行”之姿
护“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安
2022年,西峰区人民法院找准司法服务的结合点、着力点,一是“党建+法治”,建立乡村治理矩阵。法庭党支部与村党总支结对,在廖坳村建立“法官联络点”,促进基层法庭主动有效融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前端化解和关口把控,筑牢乡村振兴的法治堡垒。二是“审判+普法”,强化乡村诉源治理。深入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窑洞场院、百姓身边,选择事关乡村发展、乡风培育等典型案件,在巡回审理的同时坚持做到庭审普法两不误,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三是“法官+干部,完善多元解纷体系。强化法律在乡村治理中的权威地位,加强与镇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积极协调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参与矛盾调处,构筑起诉源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为驻地群众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西峰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探索做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方法,在乡村振兴法治化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在不懈努力、勇毅前行中绘就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