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宏,庆阳市镇原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从警17年,他参与办理刑事、行政案件900多起,查办各类治安案件3500余起,挽回群众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年平均办案天数超过300天。他被庆阳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被甘肃省公安厅记个人二等功;2019年11月,城关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21年9月,秦建宏被公安部聘请为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专家人才库首批入库所长教官;2022年1月25日,秦建宏被评为甘肃省第六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
他一心为民,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他奋勇当先,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领派出所全体民警“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他就是常年扎根基层一线,用满腔热血和“硬核”作风书写人生华章的镇原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秦建宏。
从警17年,秦建宏参与办理刑事、行政案件900多起,查办各类治安案件3500余起,挽回群众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年平均办案天数超过300天,被庆阳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被甘肃省公安厅记个人二等功,2021年9月被公安部聘请为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专家人才库首批入库所长教官,2022年1月25日被评为甘肃省第六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
“为了群众,我乐意去奉献。”这是秦建宏常说的一句话。从普通民警成长为派出所所长,他十几年如一日,披肝沥胆为民服务,满身正气秉公执法,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且笃定。
历史老师变身“硬核”警察
见到秦建宏时,他正在仪容镜前整理着装,从帽子到衣襟,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很多人觉得,秦建宏非常“有型”,但在了解了他的个人经历后才知道,他更是“有智”。
2000年,秦建宏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镇原县上肖中学,成了“教书匠”。但对秦建宏而言,当警察才是他从小的梦想。2005年,从教4年多的秦建宏,放弃原来的工作,考入镇原县公安局平泉派出所。就这样,他从一名“教书匠”变成了人民警察。
“当时家人很不支持,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一个英雄梦。”秦建宏说,“为了圆这个梦,我一边瞒着家里人复习,一边不厌其烦地做父母的工作,很庆幸,最终如愿以偿。”
小时候的秦建宏单纯地认为英雄就是“当警察、抓坏蛋”,但真正当了警察后,他才发现,并没有什么天生的英雄,英雄皆来自于平凡。
身份变了、职责变了、工作内容也变了,遇到的困难更多了。对秦建宏而言,适应从老师到警察的身份转变是个艰难的过程。
2006年4月,秦建宏接到了成为警察后的第一起刑事案件。镇原县平泉镇马洼村村民刘应某因地界纠纷,将同村的刘天某打成重伤,双方互不相让,一时剑拔弩张,这给秦建宏出了个大难题。接到案子后,秦建宏立即入户调查,白天收集整理资料,晚上观看学习此类案件的办案视频,经过3个月的勘验和耐心劝说,终于圆满解决纠纷。
那时候,派出所的同事对秦建宏的印象是“他每天总有干不完的活、使不完的劲”。凭着勤奋努力,秦建宏很快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业务精通的“行家”,同事和领导都惊讶于他的能力。
“抓捕犯罪嫌疑人,他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位;办理案件,他是最后休息的那位。”秦建宏的同事盖宸说。
一次,秦建宏外出办事,路过中国农业银行平泉分理处,因为职业习惯,他对周围环境扫视了一圈,突然,他发现不远处有3名无所事事的青年来回徘徊,其中一青年故意掉了一沓“现金”,被路过的一位老人看见欲捡起,另一青年见状迅速抢过“现金”,要拉着老人一起去“分钱”。秦建宏一看,就迅速确定这是“甩锭子”诈骗,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小心监控着对方,等待同事前来增援,大约半小时后,秦建宏的同事赶到,几人合力将这3名青年抓获。
从警以来,秦建宏经手的刑事、行政案件,没有一起冤假错案和人情案,没有一起引起当事人投诉或复议的,他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做到了“常在河边走,从来不湿鞋”。
有人说,秦建宏生来就是当警察的,但在他自己看来,很少有人具有与生俱来的职业天赋,任何职业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村民心中的“好老秦”
2015年9月,35岁的秦建宏担任了镇原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城关派出所所辖范围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近年来,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征地拆迁赔偿、务工人员工薪等引起的矛盾纠纷增多。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成了秦建宏钻研的新方向。
“群众利益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起报警和求助,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指南。”秦建宏说,不论群众家中贵重的黄金首饰被盗,还是地里的庄稼被偷,只要涉及民生,就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要一查到底、破案挽损。
“这个老秦‘么麻达’!”这是城关派出所辖区内村民段等社对秦建宏的评价。段等社今年66岁,他的儿子常年在兰州务工,段等社和妻子住在地坑院的窑洞里,不仅用水用电很不方便,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2019年,秦建宏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和村上协调,为老两口争取了新的宅基地,帮助他们修建了200平方米的院子,解了老人多年来的心结。
2019年初,秦建宏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辖区80岁老人王占花孤身一人,生活困难,便立即将老人纳入派出所党支部帮扶对象,定期照料,为老人购买食物、被褥等生活必备物品。
近日,秦建宏在城关镇高庄村走访时,有个村民看到他后便喊:“老秦来了!”不一会儿,周围村民都围了上来,向秦建宏了解最新防诈指南。
“陌生电话不要接、生疏微信不要加、网络转款不要理、高息理财不要信、抖音约婚不要谈、网约见面不要去……”秦建宏经常带着派出所的民警,在辖区内开展防诈宣讲活动,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
在秦建宏的协调支持下,城关派出所还开通了“镇原城关微警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全天候在线为群众答疑解惑。
“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我们放心上。”秦建宏经常用这句话激励教育全所民警。工作中,他秉持“民警多入户、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办事少等待”的服务理念,既当群众安危的守护者,又是老百姓的贴心人,正因如此,秦建宏在辖区群众中有口皆碑,大家都亲切地称呼秦建宏为“老秦”。
甘于奉献的“掌舵人”
“班子带头干,咋能不先进?”作为城关派出所的“一家之长”,秦建宏以身作则,将这句话扎扎实实落实在了工作的每一处。无论是秦建宏的办公桌上,还是民警办公室的书橱内,都摆放着不少法律书籍,秦建宏的学习笔记也记得密密麻麻。“欲正人先正己,我带头学,民警们才能跟着学。”秦建宏说。
“秦所长是我的偶像,也是我们城关派出所全体民警的偶像。”派出所民警刘红飞说。秦建宏在派出所建立了一系列学习制度,一有时间,他就带领民警们认真学习巩固法律知识,结合自身侦查破案经历为民警答疑解惑,并适时开展“大练兵”活动。
秦建宏担任城关派出所的所长6年来,派出所内形成了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秦建宏的带领下,年轻民警们个个都成长为办案能手。
“要干,就绝不能落在后面。”秦建宏骨子里有股韧劲和倔强,所以把警察这个职业当成了一辈子的事业。秦建宏的妻子也是公安系统里的一位干警,她说:“我理解警察这份职业,也特别理解他,会无条件支持他!”
虽然每天忙于派出所工作,但秦建宏坚持每天给儿子打一个电话,谈谈心,问一问他在学校里的情况、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这也是他紧绷的神经在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
在秦建宏的带领下,2021年城关派出所辖区内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与2018年相比分别下降8.7%和36.1%,开创了无命案、无非访、无毒品、无传销、无群体性事件、无治安灾害事故和刑事发案、治安警情大幅下降的良好局面。在市、县公安部门多次考评中,城关派出所执法卷宗考评率、达标率均达到了100%,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2020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全省争上游、全市创一流,当好庆阳公安排头兵,站好庆阳公安标兵岗,护一方平安一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秦建宏坚定地说。
在秦建宏的带领下,城关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秦建宏也作为代表在全省各市州宣讲“枫桥经验”,推动“枫桥经验”在陇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所有荣誉的获得,是因为身边有一群给力的同事,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秦建宏说。
从“一枝独秀”到带动“百花齐放”,17年来,秦建宏追着梦想,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