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为民意 浓浓帮扶情
——正宁县人民法院帮扶燕家村工作侧记
“法院给村上捐建的电子会标太好用了,再也不用手写会标了!”燕家村文书小燕发出由衷的感慨,“以前先要找人写,写完还要等着墨迹干了,最后又要踩着凳子贴在墙上,费时不说,还不美观。”日前,庆阳市正宁县人民法院向燕家村捐建电子会标一面,使该村彻底告别了手写会标的“麻烦事”。
捐建电子会标是正宁县人民法院帮扶燕家村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中,该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力用情开展帮扶,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件件暖心实事,让当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燕家村七组有一条“断头路”,困扰群众20多年,给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正宁县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警多次查勘现场、全力争取、积极协商,帮助该组打通了“断头路”、解决了“烦心事”。
产业是致富的根本。苹果种植是燕家村的一项传统产业,正宁县人民法院紧盯这一优势,引导帮助群众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做强苹果产业。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村苹果成园面积已达1200多亩,群众苹果单项年增收1000多万元。同时,多次联系劳动就业部门,组织群众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多方衔接企业,搜集就业信息,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全村年劳务输转500人以上,务工收入1700多万元。了解到“大红袍”花椒效益可观时,正宁县人民法院积极动员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林缘荒坡栽植花椒。如今,花椒已成为该村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很多群众仅花椒单项年增收1万元以上。
华能正宁电厂位于燕家村,由于附近核桃峪煤矿、电厂建设,该村失地农民多、劳动力富余,据此,正宁县人民法院积极衔接煤电企业,了解用工需求,组织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有效就业,全村煤电企业年劳务输转增收100余万元。
当得知村幼儿园缺少学生餐桌时,迅速筹措资金购置捐赠桌椅16套;当了解到村口路况复杂,群众夜间行路不安全时,及时购置安装路灯4盏;针对村上办公设施陈旧、办公效率低下的问题,捐赠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设备10多套;在排查中发现困难群众无法温暖过冬时,第一时间送去被褥8套;当发现村上未设置国旗旗台,不符合标准化阵地建设要求时,及时捐建标准化旗台一座,使五星红旗得以在村级阵地迎风飘扬……正宁县人民法院立足实际需要,紧贴群众需求,精准帮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
当前,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正宁县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坚持将工作干在实处、干在关键处,助推燕家村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