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石头记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 婷 发布时间:2019-05-20
字号:A A    颜色:
石头记
  
河南省方城县人民检察院  李相峰
 
走进方城检察院的大门,两侧分立着两块儿石头,右边的石头上镌刻着:“唯明克允”,署名:“宛城小吏”;左边的石头上镌刻着:“正法直度”,署名:“庚辰年陈天然”。
 
说起这两块石头,还颇有些来历和传奇。上世纪末,方城县院率先在检察系统提出了“文化育检”的口号,文化育检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如火如荼,各种文化协会自由生长,院里有文学爱好者协会、书法协会、奇石协会、各种收藏协会等等。干警的精气神被空前地激发起来,人们的精神富足而饱满,得益于文风的熏陶而学风日盛,整个队伍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才有了“全国模范检察院”等一系列可圈可点的荣誉。在这个润物无声的默然中,机关和人都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干警用文思和智慧装扮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关于“石头”也有了故事。有干警提出把检察纪律勒石以记,立在院中,可使干警出入面对,警钟长鸣;也有干警提出把“方检精神”勒石以记;还有干警建议:最重要的是灵魂的改变,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把检察职责和文化抚育结合起来,以作心灵的滋润。于是就有了镌刻着“正法直度”“唯明克允”的鉴石立于院中;立石的时间是“庚辰年”(2000年)。
 
文化是有根的,一旦深植就会茁壮成长;“文化育检”在方城县院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2015年深秋收获的季节,全国检察系统文学笔会暨“检察院的故事”创作研讨会在方城县院召开,二月河、李庚辰、曹乃谦、何申等一众大家齐聚盛会。这次会议,又把方城县院“文化育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育检”不仅仅是给方城县院带来了一系列的荣誉,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一支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今天,方城县院的班子成员都是在“文化育检”的氛围里成长起来的。2008年,省检察院第一次在全省基层院遴选公诉检察官,方城县院所在的地级市入选两名,全是方城县院的干警;当年,还有8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连续多年为上级部门输送人才十多名。
 
在这个“灵魂工程”的发展中,关于那个石头的故事也在继续着。2009年秋,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方城县检察院侦查技术大楼建成投用,原有的办公场所被县里另作它用,当时谈的条件是除了档案室和图书馆可以搬迁之外,其他一应物什悉数留给新的使用者。故土难离,干警们对老机关的一草一木都恋恋不舍,但没办法带走。随后,老机关院的土地被拍卖用作商业开发,原貌已经面目全非,原立在院里的鉴石也不知所踪;干警们多方寻找,也没有结果。有一次,当年提出“文化育检”的老检察长故地重游,再次提到这两块石头,干警再次发起寻找行动,最后,终于把刻着他们信念、刻着他们习惯、刻着他们灵魂的两块石头找到。时隔数年,两块鉴石又矗立在新的机关院里。现在,每天上班,干警们都能看到这两块石头,似乎看到这两块石头,大家的内心才感到妥贴和安慰。
 
郁郁乎,文哉!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基层检察院,一砖一石都是文化的载体,都是文化的符号,都赋予了灵魂和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