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8-05-21
人民法官要对党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个人干净,做法纪上的“本分人”;敢于担当,做工作上的“勤快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坚强领导、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新时代国家审判机关中的一员,人民法院干警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并把“四个意识”变成思想自觉、变成党性观念、变成纪律要求、变成实际行动,切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人。
一、对党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党员都应具备的政治品质,是必须彻底、无条件、不掺任何杂质、没有任何水分去履行的义务。
对党忠诚,就要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作为党员,必须全心全意地相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跟党走,切实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真正从根上解决信仰缺失和信仰危机。作为一名法院干警,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抵制和主动批驳西方“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
对党忠诚,就要服从组织决定。作为党员,对党组织作出的决定决议,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不折不扣地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坚定理想信念、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等12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必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任何时候都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同向,任何情况下都听党的话、跟党走。
对党忠诚,就要做到忠厚老实。对党忠诚,就必须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二、个人干净,做法纪上的“本分人”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个人干净是做人为官的底线,只有做到个人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为官的正气、办事的硬气,才有担负公职、行使职权的资格。
干净做人,让遵规守纪成为自觉。严守纪律规矩,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也是个人干净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只有心怀敬畏、手握戒尺,才能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自觉在纪律规矩约束下作决策、干事情。法院干警手握审判权、执行权,更应高标准要求自己,守住纪律底线,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
本分为官,让严以用权成为习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党和人民赋予我们司法权,是信任,是重托,更是责任,我们必须严以用权、为民行权。针对少数干警宗旨意识不强、司法作风不佳甚至违法违纪等问题,我们必须广泛开展法纪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干警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对照检查,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同时,注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依法办事,让接受监督成为常态。人民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司法机关依法公正办案,确实也需要有力的外部监督。我们要依法主动接受纪委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检察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监督,使干警时刻感受到责任、考验和约束,习惯在“聚光灯”下工作和生活。
三、敢于担当,做工作上的“勤快人”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权力,我们就必须担当责任、勤勉履职。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担当精神是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
勇于担当,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气魄。司法体制改革已全面铺开,在这个大背景下,法院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担当精神。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退缩,只有咬牙坚持,迎难而上,排难而进,才能够夺取改革的最终胜利。
善于担当,要有“功成不必在当下”的境界。把科学目标、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是作为;把问题解决在当下,不留包袱给后任,也是作为;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更是作为。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保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韧劲,坚持“一棒接着一棒跑”,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群众评判、经得起后人评说的业绩。
乐于担当,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人民法院肩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之责,审判执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要始终把回应和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用自己的艰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邹中华)
(原文链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8-05/19/content_13907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