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人民检察官剧评:正义之“困”与公平之“爱”

来源:正义网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6-09-20
字号:A A    颜色:
河北省临西县检察院 马士江 王凤荣
 
以影视语言讲好检察故事,是目前央视正在热播的《人民检察官》给予每位观众的荧屏面孔。尽管“故事”尚在继续,但其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无不令观众感喟不已。这感喟且随着时间流逝耐久不减、余音绕梁。至今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贪污犯姜阳被判刑病死狱中之后,面对因此给妻子、幼子和老母带来的无法避免的社会伦理之痛,方大庆、夏静茹在剧情中辅线性的表述,既回答了作为人民检察官如何解决现实中的“正义之困”,又完美地诠释了他们对正义、公平的臻美理解和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
 
面对姜阳的贪污行为,作为授权管辖的反贪局副局长方大庆,必须举起法律之剑,将其绳之以法,这就是正义。然而,姜阳被判刑后在狱中病死。至此,年华向暮的母亲失去了日后的指望,妻子陆雪失去了未来的希望,年幼的儿子姜晓因此存疑并在心理上铸下了阴影。这里单纯的惩治罪犯因罪犯狱中死亡的变故,放大了“正义”伸张之后,给家庭无辜者所带来的无法避免的社会伦理之痛,直接导致并揭示出了妻子陆雪去检察院为儿子指认“杀父仇人”的社会现象。这一个案性社会矛盾的激发,其本质折射出的是现实中的“正义之困”。这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式的悲剧,让与犯罪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亲人们,无辜地遭致了非刑罚的“惩罚”,更何况剧中姜阳身后的亲人们,没有从其贪污行为中享受到任何收益(贪污款分文未动,案发后全部上缴),从“实质正义”的角度坦言,这似乎又有失公平。剧情中,检察官方大庆和夏静茹每每遇到惩治罪犯,也时时透露出这种“痛恨犯罪+同情无辜”的心理纠结,这种对人民检察官心理的把握,准确反映了他们对正义与公平的正确认知,是“细微处亦不放弃”的成功刻画和完美塑造。
 
更为难得的是,随后剧情发展,呈现给观众的是,他们用正义与公平“和谐并观”的画面式语言,立足检察官的“人民性”这一根本立场,讲述出作为人民检察官如何面对和解决“正义之困”,那就是用心底之中的“公平之爱”,去抚慰和平复正义的“剑痕”。首先,是夏静茹用热心、关心,去抚慰因此给亲人带来的情感之痛,特别是夏静茹与孩子姜晓的对话语言,精准、辩证、客观,乃匠心独运,堪称典范。其次,剧中以对话的形式,叙说了方大庆用牺牲自我“尊严”的方式,与罪犯的亲人化干戈为玉帛的过程,并用方大庆与姜晓在球场踢球时无隙的亲情表现作为完美收官。最后,方、夏俩人又通过寻求社会制度的救济方式(低保、医保),解决了其家庭的生活之忧。
 
这一“狱中病死”故事的情节,尽管在影视艺术上表现为间断性“插叙”,但却回答了执法者面临的时代命题。它与剧情主脉而言,没有浓墨重彩,但却打动人心,不是轰轰烈烈,但却深刻入髓。它完美地透彻出人民检察官坚守正义、执着公平的职业本色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正义、一切为了公平”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