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6-08-21
相传,殷纣王刚即位时便追求奢侈,使用起了象牙筷子。见微知著的箕子已然看到隐忧,他感慨道:“彼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将作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羹藜藿,衣短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高台广室。”意为,使用了象牙筷子之后,其他配件也将迅速跟进,便形成腐败锁链,导致他的生活将全面腐化。最终,果如箕子预言的那样,纣王终因荒淫无道而遭到人民的唾弃。
这就是明代冯梦龙编著在《智囊》一书中“箕子叹纣”的典故。身为一国之君陷入欲海不能自拔,甚至置江山社稷于不顾,最终不但毁掉了殷商数百年的基业,也让自己成为遗臭万年的无道昏君。
但是,应当看到,从一双象牙筷子到酒池肉林,纣王的腐化堕落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扼杀在萌芽之中,可能终致国灭、家毁、人亡。对青年法官的成长而言,这就是一面深刻的镜鉴。
镜鉴一:要系好人生的“扣子”。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到北京大学考察时这样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想滑坡是最可怕的病变。箕子可谓老成谋国,为何他看到纣王使用象牙筷子时的第一反应便是“叹”呢?因为,虽是帝王之家,使用高档筷子并不算什么,但这种转变却反映出纣王内心深处享乐、奢靡思想的抬头,久而久之,将不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治国理政上,乃至会利用手中权力胡作非为。这也充分印证,人生之路的选择可以多样,但方向不容含糊和逆反。在当代,青年法官要答好人生的选择题,首先要把人生的判断题断明白。要认真研习、深刻领悟党章党规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以及先进典型中汲取营养,补钙提神、强筋健骨,坚定人生的价值方位、目标方位和行动方位。
镜鉴二:要呵护梦想的“种子”。历史上,纣王也曾雄心勃勃,致力于发展生产、开疆拓土,但这种进取与自身的腐化本身是不能兼容的。因为,梦想的种子只有依托适宜的土壤,才能生长发芽。同样的,如梁启超所言,青年法官也是“如朝阳”“如乳也”“如侠”,就必须厚植爱拼、善闯、敢赢的优势,实现一番作为。要统筹兼顾近与远。理想和现实毕竟存在差距。要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地让梦想出彩。要理性面对苦与乐。梦想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将成长过程中的各类挑战和挫折困苦当成人生的“砺石”,在千锤百炼中干出业绩、收获口碑。
镜鉴三:要摆正廉政的“位子”。在经济学中,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拓展到廉政领域,纣王可谓从入职开始,就迈出了腐败第一步,以致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历经千年,但纣王的教训真可谓殷鉴不远。应当说,青年时期正是人生开创事业的起步、起飞阶段,一旦廉政“抛锚”,那将坠入“万丈深渊”。在认识上,青年法官当明白严与爱的辩证法,廉政底线的作用并不只是约束,而更是一种保护,是人生前进的压舱石和保护网。而在行动上,更应当始终慎独慎初、慎小慎微,在党纪国法面前始终当个老实人,自觉将纪律和规矩牢记心中,让自己的任何言行都经得起法律和道德标尺的衡量。(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