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5-10-19
郝绍彬 李天全
能言、善言与慎言兼具系法官基本素养。与靠英俊或靓丽之外貌拼“颜值”的职业相比,法官要拼的是“言值”。法官代表法律内在价值的公平正义,以司法判决作出的“言值”才是衡量是非曲直、评价善恶美丑、实现定分止争的重要标尺。
法官如因个人言论与身份不相符,可能导致当事人对所涉个案产生合理怀疑,甚至误导部分群众认为公平正义缺乏可评判标准,不利于全社会对司法公信的尊重和服从。法官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都要求法官注重道德修养,言行审慎,以程序、实体和形象公正示人。故能言、善言、慎言是一名法官的基本素养。
能言是责任。
组织庭审,善于表达是法官的最起码要求,且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而且要字字中的,句句入心。都说法官“金口难开”,常常保持“沉默是金”之态,这固然是作为中立者的内在要求。作为法律公平正义之践行者与普及者,适时适当的言传甚为必要。能言首先体现的是言语表达的“能力”,把法律规定的组织者角度落实到位。能言不仅体现在口头表达和语言交流沟通上,还应体现在裁判文书制作表达能力上。一份优秀的裁判文书就是法官自由心证的集中体现,以看得见的方式表达出法官对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鲜明态度。“能言”体现出的就是法官的勇气、责任和担当。
善言是智慧。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意旨善于表达能让人感受到温暖,不善于表达能让人受到伤害。善于表达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善言的法官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专家,能站在当事人角度换位思考,以理服人,庭里庭外都能主动为当事人着想,不忽略当事人对诉讼过程的参与和配合。不管是在案件调解过程中,还是在制作裁判文书之时,说理透彻、论证缜密、不偏不倚的言语表达,都是体现法官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法官不仅要做到公正内心良善,诉讼过程表达出来的言语也必须是温暖的,体现司法的人性情怀,让当事人在诉讼中感受到法官的司法良知。法官还要会表达,会发表意见,引导当事人查明事实真相,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妥善解决纠纷。
慎言是修为。
贤者善行慎言。言不可轻说,若话语更改,不如不说;言不可轻诺,若应诺更改,不如不诺。所以一言半诺,俱宜谨慎为要。有道德、信义、智谋者,必不多言。中国古代儒家的“礼”文化和古代“士”文化,倡导君子和士人要保持“慎言”的美德,即要求言论表达上要谨慎、审慎、慎重、保守、持重、仔细等等。法官的慎言理由不仅仅是像古代士大夫那样来自个人修养的需要,而且还来自法律、社会、当事人的约束要求,更是法律人的内在信仰,是职业养成的一种伦理习惯。
法官的能言、善言与慎言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这远比一味地巧舌如簧更为理性客观。倘若“我说故我在”是律师职业的真实写照,“我思故我在”则堪称法官职业的至理名言。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