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战线

宁县:家门口有派出所群众更安心

来源:甘肃法制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5-06-15
字号:A A    颜色:
古城宁州,历史悠久。近年来,庆阳市宁县公安局以保稳定、重防范、促发展、创和谐为抓手,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在马莲河畔奏响了一曲“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和谐颂歌。
 
让群众过上舒心安稳的日子
 
如实立案,是宁县公安局破解辖区长期以来“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有效抓手。
 
“坚持如实立案,不是说破案就可以随心所欲,对于一些影响极大的恶性案件,我们开展挂牌督办,限期破获。”宁县公安局局长王致文说。
 
去年3月,公安局接到陕西人王某骗取宁县春荣乡群众现金的报警后,办案民警很快查明,自2005年6月以来,王某在宁县春荣乡开办砖厂期间,因资金短缺,利用高息为诱饵,大肆进行非法集资。同时,在砖厂生产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群众开出砖票,获得现金,先后诈骗106名群众现金161万余元后外逃。办案民警将王某列为网上逃犯,动用一切措施,经过严密布控,终于在去年4月12日,在西安铁路公安处民警的配合下,将王某成功抓获。
 
努力打造“家门口的派出所”
 
“老庄村辖7个村民小组,232户827人,在册登记的孤寡老人72名、留守儿童118名……”这是宁县金村乡老庄村驻村民警高超的“村情日记”,也是宁县实行“一村一警”驻村工作机制带来的新气象。
 
宁县54万余人,85%以上集中在农村,有一些群众居住偏僻,到派出所办一回事很困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局党委认识到“居住远了,人心就远了”。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经过多方论证,决定推行“一村一警”驻村工作机制,并于3月对该项工作进行部署。
 
“一村一警”分驻村、挂点两类,在全县257个行政村和13个社区中选派270名民警,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
 
“警察经常到各个村组走访,小偷小摸的人也怕了,我们村里今年也没有发生什么纠纷和案件。”武洛村委会主任吴文宁感触颇深。
 
给民警安装“千里眼顺风耳”
 
公安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根基还是在基层,对此公安局党委有清醒的认识,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固本强基的措施。
 
信息引领,让民警成为服务群众的“千里眼”“顺风耳”。出台了“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力,不会信息化操作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的推进措施,先后组织5批次40余人外出学习公安信息化,同时在基层单位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制度,“手把手”地传授信息化专业技能。
 
目前,宁县公安局已建成了20个办案区,配备了高科技设备,推行网上办案,坚决切断了网外办案的“体外循环”,严格落实了网上阅卷、审核、审批、考评制度,办案质量显著提高;全县重点单位、要害部位、省道国道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09个,实现了重点部位、关键路段治安、交通管理无盲点、无死角;公安微博、微信、公安互联网、网上警务室如雨后春笋,民警和群众可以随时进行点对点交流、键对键评议、网对网走访。(张芳芳 杜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