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战线

庆阳女子特警:爱红装 更爱武装

来源:陇东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5-04-21
字号:A A    颜色:
“7·14”环县樊家川特大暴洪灾害,她们临危受命,勇敢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疆维稳”抓捕罪犯,她们连夜赶赴现场,冲锋在前;节日里寒冷的街头,她们默默守护着市民的安全……她们,就是2013年庆阳市首批招录的女子特警队员。4月4日,记者走进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感受4名女特警一天的生活,了解她们刚柔相济的真实生活。
 
张文娟:
 
回族女特警的别样警营生活
 
4月4日清晨7时20分,春寒料峭,西峰区最高气温不到10摄氏度。特警支队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早课训练。3000米长跑、俯卧双收腿、单腿俯卧撑、引体向上跳、身体各关节活动……这些在记者看来有些冗长的项目,对于4位久经磨炼的特警队姑娘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接近上午8时,体能训练结束,特警队员们纷纷前往单位食堂吃早餐,然而这时,女特警张文娟却没有出现在食堂。原来,因为单位不提供清真餐,所以回族女孩张文娟只好让同事顺路带“外卖”回来。
 
今年27岁的张文娟生在天水,长在兰州。说起选择特警职业的初衷,她向记者坦言:“我爸妈和哥哥都是军人,从小我就觉得当军人很酷,所以考大学时,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甘肃政法学院的公安类专业。大学毕业后,为了学以致用,我又通过参加公务员招考来到了庆阳。”
 
训练场上只有战士,没有男女之分。对于特警生活,张文娟用“充实而多变”形容。平时,张文娟和男特警一样,同训练、同执勤,负重长跑、匕首操、手枪射击、推轮胎跑等科目,都是必练项目。警营生活中,张文娟需要面对的生理和心理双重考验无时不在。上班快两年了,每天在外训练巡逻,张文娟的肤色变黑了许多。在与记者聊天、等早餐的空隙,张文娟拿出一瓶防晒霜开始认真地涂抹起来。因为工作原因,她回家的时间很少,基本通过电话和家人联系。
 
与张文娟说话间,早餐时间即将结束,这时,同事孙建伟不仅为她带回了一杯热豆浆、一个素菜包子,还叮嘱她赶紧趁热吃。原来,来自山东的孙建伟是张文娟的男朋友。张文娟告诉记者,因为工作性质特殊,特警队员们在队里待的时间要比在家里长得多,经过两年的相处,大家的关系早已变得像一家人一样和睦而亲切。朝夕相伴之间,她便和投缘的孙建伟确立了恋爱关系。“虽然我们俩在同一个单位,但有时候各自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一忙起来也是聚少离多。有一次,我和孙建伟去吃火锅,刚点好一桌菜还没来得及涮,突然来了任务需要赶紧归队,我们俩只好全部打包带走。如果同时休息,我们也会像普通恋人一样,看看电影、逛逛街。”张文娟说。
 
王娜:
 
暴洪来袭女特警紧急驰援赴灾区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26岁的女特警王娜已经从云南警官学院毕业快4年了。2012年,随着相关部门对特警武装巡逻队伍的重视,庆阳市首次招录女特警。“我记得当时报考人数很多,岗位名额非常有限,但我非常喜欢这个职业,所以顶着压力鼓足勇气报了名。”在接下来的考试中,王娜凭借优异的综合成绩通过了严格的审查和层层筛选,如愿成了一名女特警。
 
上大学时,王娜以为特警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拥有飞檐走壁等各项技能。现在,她深切地感受到,外人一般只能看到她们在各种危险场合勇斗歹徒的飒爽英姿,但很少关注她们在训练场上的辛苦付出。一名合格的女特警,必须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初次走上工作岗位,王娜的家人对她的工作有些担心,毕竟特警这个警种处置的都是突发事件,危险系数相对大一些,但她总安慰家人“这个职业很锻炼人”。
 
来特警支队的近两年时间里,随着担负任务职能的拓展,王娜和所有女特警面临的训练课目越来越精细。例如,她们必须熟练掌握搏杀、擒敌、射击、攀登、营救人质等多项武艺,还要精通射击、驾驶、野外生存等各种现代特种作战科目。如今,扎实的训练使王娜掌握了各类枪械的性能、构造及使用方法。
 
2013年5月,王娜与全体特警队员刚入职便被调往武警庆阳支队,与武警官兵们一起接受了3个多月的高强度封闭式训练。“虽然在学校学的是公安专业,但基本以理论知识为主。刚开始到武警支队接受训练时,对于各项科目,内心充满了好奇和紧张。满满当当的一天训练下来,感觉整个人都快散架了。即便如此,我也从未想过放弃。”能成为一名女特警,王娜坦言这与她的身体素质好有一定关系。中午12时,又到了午饭时间,饭桌上,一名男特警调侃王娜“最近的饭量又见长了”,只见王娜憨憨一笑,说道:“吃饱饭才有力气好好训练啊。”
 
2013年7月14日,环县樊家川乡发生暴洪灾害,樊家川、木钵、四合塬等乡镇受灾严重。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临危受命,紧急驰援灾区救灾。随即,王娜随特警支队一起前往环县灾区。她向记者回忆:赶往灾区的路上,天还下着雨,一路走来,她透过车窗看到洪水肆虐过的整个川道一片狼藉。村庄道路、通讯、供电一度全部中断。同样生长在农村的王娜看着沿路河水涨满,堤岸垮塌,农田淹没,心里一阵难过。时至今日,在王娜的记忆里,最忘不了的不仅是灾区一片片倒塌的民房和被大雨冲毁的财物,还有灾情面前仍然抱团互救的乡亲们。
 
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行进,王娜与队员们抵达了灾区。她们忍着饥饿与疲劳,顾不上喘一口气,喝一口水,就开始现场察看灾情,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地段,安排转移受灾群众,为当地群众挽救财产损失。15日16时,电讯信号基本恢复,18时郝家集村供电恢复,21时移动通信恢复。16日上午,居住在危险区域的群众全部安全撤离,有序地搬入了新搭建的临时过渡帐篷。那一刻,王娜感到自己的职业是多么伟大!
 
谢花绒:
 
用歌声丰富警营文化生活
 
面容清秀,黑衣黑裤,飒爽英姿,说起话来古灵精怪。今年26岁的谢花绒来自庆城县,她也是特警支队里的一员。采访中,说到作为新进警员而参加的3个月高强度封闭式训练,腼腆的谢花绒忽然话多了起来。
 
回忆那段岁月,谢花绒非常感慨。她告诉记者,军事化管理使各种训练构成了特警队员每天简单而又辛苦的生活。集训时,她体验了作为特警的各种苦与累。每日清早起床,然后出操、整理内务、洗漱、吃早饭、训练,再午饭、午休、训练、晚饭、学习、就寝。从早晨晨跑训练,到上午的加体能训练,再到下午的战术组合,没有一位队友落队,也没有一名队友放弃训练机会。尽管第二天大家全身肌肉酸疼,甚至有人连上下楼梯都困难,但每名队员都硬是挺了下来。因为大家都懂得这样的人生历练是在帮助她们成长。“身为特警,我们必须不怕苦不怕累,必须积极迎接挑战。”谢花绒说。
 
骄阳似火的六七月里,训练场地被晒得火辣辣的,谢花绒和所有警员们穿着迷彩胶鞋,站军姿、练队列……一练就是一整天。经过集训,谢花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也见识到了其他队员们认真、刻苦、拼搏和顽强的劲头。3个月的集训虽然简单得有些枯燥,但如今,最令她难忘的就是每天休息时,她们几个女特警一起用唱歌来丰富生活的日子。流行歌、军旅歌曲……一首接着一首,每晚睡前,她们总是以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宣泄劳累了一天的紧张情绪。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疲惫就这样在不经意中被淡化了。
 
集训结束,特警队员们回归市公安局办公地工作后,生活环境也随之改善了很多。谢花绒说:“现在单位离商场近了,我们偶尔也抽空逛一逛,买买化妆品和衣服。”爱美是每个女孩子的天性,谢花绒也不例外,在她的宿舍里也有不少化妆品的瓶瓶罐罐。每天训练,除了涂抹防晒霜,她也会画个淡妆。在她的衣柜里,也有很多漂亮衣服。
 
虽然并非每次巡逻都会有突发事件或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特警队武装巡逻的目的在于震慑,让犯罪分子内心畏惧,无从下手,闻声而逃。现在,特警支队严格坚持以车巡与步巡结合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天候巡逻防控,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结束采访时,谢花绒说:“作为特警,只有经历坎坷,默默付出汗水后,才会收获别样的美丽。”
 
李亚娟:
 
勇敢前行时刻等待警队召唤
 
25岁的李亚娟是4名女特警中年龄最小的一位。2012年,她从甘肃省警察职业学院毕业,同年6月,通过报考公务员,加入庆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成了一名特种警察。像所有女孩一样,李亚娟爱美、时尚,但是同样勇敢、坚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她对特警工作的理解和体会。“从警快两年了,虽然收获很多,但自己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她说。
 
在女特警中,李亚娟的性格最温柔。参加工作之前,她是个非常喜欢安静的姑娘,性格总是很温柔。但是自从当上了特警,她更喜欢去挑战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和不足。
 
回首两年的特警之路,李亚娟向记者回忆起一次抓捕新疆暴恐分子的故事。2014年5月的一天,午夜时分,大家都在宿舍熟睡时,突然一声紧急集合,但上级下达通知时并未告知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李亚娟迅速穿戴好衣帽,跟随其他队员一起登上了防暴车。深夜1时许,防暴车疾驰在漆黑的路上,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的李亚娟既好奇又兴奋。当车抵达镇原县城的一处民房后,李亚娟与队员们才被告知这次的任务是抓捕新疆暴恐分子,目标共有2男1女共3名成人,还有2个小孩。但由于对方是否携带枪支或其他武器尚未可知,为了保证安全,特警队员们必须谨慎开展抓捕行动。于是,李亚娟和队员们先是隐蔽在民房外,然后一步步靠近。在此期间,由于警方人数较多,动静较大,脚步声惊动了犯罪分子。“那时精神高度紧张,因为不清楚对方手里是否有枪,当时非常担心自己和同事还有附近居民的安危。”李亚娟说。
 
正当犯罪分子提高警惕时,说时迟那时快,男特警队员们顺势破开了房门,虽然其中一名男性犯罪分子仍负隅顽抗,但特警队员们瞬间将其擒拿在地,予以制服,整个过程用时不到半小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抓捕行动就此结束了。随即,李亚娟和队员们顾不上休息,趁着夜色赶回单位时,已是次日清晨6点多了。
 
女特警让人眼前一亮,但女特警的存在并非只因为“风景独特”。采访中,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队长郭捷告诉记者,招录女特警是出于工作需要,女子特警在行动中易于乔装,不易引起犯罪分子的警觉,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打击犯罪中,女特警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往往能出奇制胜。相对男特警来说,女特警队员执行任务的危险性也要高很多,她们更需要智慧与策略的结合。(焦敏龙)